颈动脉彩超检查在体检人群中应用价值
袁清红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总结同时归纳颈动脉彩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里的有效应用。方法:把8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到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的时间控制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对于本次进行体检患者采取颈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于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性别患者斑块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到本研究的800例体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的情况达到了8.75%(70/800),颈动脈内膜呈现粗糙的分布率则达到了17.75%(142/800),颈动脉斑块其整体的分布率达到了10.50%(84/800),其中软斑占到了整体的57.14%(48/84),硬斑占到了整体的19.05%(16/84),混合斑占到了整体的23.81%(20/84)结论:;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高,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体检人群做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筛查出颈动脉斑块和内膜增厚以及内膜粗糙等疾病,能够有效的判定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因此具备非常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颈动脉彩超检查;体检人群;应用效果
颈动脉硬化是老年患者里比较常出现的一种动脉病变,其一般都是因为溃疡和出血以及钙化等多种病理变化而产生的动脉栓塞和狭窄等问题,这样的一种情况严重的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会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带去威胁。而颈动脉硬化初期的表现主要是颈动脉斑块的构成以及内膜增厚。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持续发展,颈动脉彩超检查也开始成为了颈动脉硬化情况的首选筛查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800例到我院入院体检的患者,分别对这部分患者完成颈动脉彩超的相关检查,并且分析彩超检查的具体结果,同时对不同性别患者斑块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颈动脉彩超检查在对体检中应用的效果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至常德市某公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将8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颈动脉变异、颈动脉瘤或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疾病,其中男性210名,女性190名,年龄最小34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1.62±4.49)岁,其中30~40岁者98例,40~50岁者105例,50~60岁者127例,60~70岁者70例。此次研究经过了临床委员会的批准,纳入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 800名体检者均进行颈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于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性别和年龄存在差异的患者自身的斑块出现情况进行分析,选择的迈瑞彩超诊断仪去完成诊断,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处于一种平卧位,头颈需要适当的保持侧偏,在探头其自身的频率被设置成为3--12MHz的时候,需要针对患者自身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完成相关检查,并且对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和内膜增厚等情况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彩超的检查结果,同时将性别和年龄存在差异患者具体斑块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标准:内中膜的厚度处于0.12到0.14cm则属于内中膜增厚,内中膜其厚度处于0.1到0.11cm的时候其属于内中膜粗糙,内中膜厚度超出0.15cm则属于斑块。硬斑的回声相对要强一些,并且存在声影,软斑的回声则相对要低一些,混合斑其产生的回声则是一种不均匀的强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去完成所需要的分析,计数获得的资料全部选择%完成表示,在结果呈现出的定论为P<0.05的时候可以看出统计价值相对较高。
2、结果
通过彩超检查得出纳入到本研究的800例健康体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的情况达到了8.75%(70/800),颈动脈内膜呈现粗糙的分布率则达到了17.75%(142/800),颈动脉斑块其整体的分布率达到了10.50%(84/800),其中软斑占到了整体的57.14%(48/84),硬斑占到了整体的19.05%(16/84),混合斑占到了整体的23.81%(20/84);颈动脉斑块会伴随着年龄的提升而不断的增加,并且男性的出现率要求比女性患者高。
3、讨论
颈动脉是为颅内供血的重要部位,亦是动脉硬化的多发部位[4]。对体检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彩超检查,可有效得知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情况以及斑块形成情况,从而对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判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健康体检人群完成颈动脉的彩超检查,能够对于患者自身的颈动脉斑块和内膜增厚以及内膜粗糙等多种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科学有效的完成对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筛查,因此具备非常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晓云,郭卫红,牛晓仙,等.彩超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0):5054-5056.
[2] 陈丽菊, 方英. 颈动脉彩超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作用探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2):152-153.
[3] 于慧萍. 颈动脉彩超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4):10611, 10614.
[4] 周亮, 吴乃安. 颈动脉彩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 6(2):94-95.
[5] 史艳松. 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