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热点与专利保护
杨琳 贡伟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摘要:在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今天,企业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专利技术,结合消费热点,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为其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本文从消费热点与专利保护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消费热点;专利;保护
消费热点(Consumption Hot Spots)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或某类产品和服务(商品),在一定时期里为消费者大众普遍认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客体的经济现象。从其定义可知,消费热点既是企业新的营销机遇,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消费热点是消费需求的密集点,且涉及的产品也都是更新速度比较快的产品;在日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消费热点的出现和发展与专利保护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在我国专利制度中,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具有审批程序简便快捷、审查周期短、费用较低的特点,探索消费热点与专利保护战略之间的关联将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能为专利服务机构提供新的营销视角。
一、消费热点形成及特点
消费热点的形成以宏观市场上某类商品的有效消费需求的急剧放大和持续增长为标志。在理论上,消费热点可分为引导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其中,引导型消费热点通常是在政府政策、产业政策、舆论的鼓励与引导等外在条件的引导和促成的消费热点,一般出现于周期的低谷阶段,现有消费热点积极作用不足,而新的消费热点还未兴起,国家通过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及舆论的引导,并以价格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多种调控措施相配合,适时实现消费热点的转换和更新,从而刺激和带动经济的复苏。而自发型消费热点通常出现在周期的繁荣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分化,当某一特定的消费热点形成后,相应地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的市场需求就会急剧扩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资源向该产业转移。
引导型消费热点的产生一般由政策引导形成,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它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综合考虑其产业的资源、与产业类型及周边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该消费热点的生命期,因此引导型消费热点一般拥有雄厚的资源基础,拥有更多的成本优势,带动周边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链,释放更大的社会购买力,并由此推动该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推动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并且还能够在精神层面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需求层次。而自发型消费热点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或者由于某些偶然因素而自发形成的消费热点,形成的消费热点也不能很好的考虑产业的关联度、对资源的利用度和热点的持久程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该类消费热点的发展若能突破限制,得到政策的关注与支持,也可能会发展成为引导型消费热点,而因为某些偶然因素形成的消费热点,一般技术含量低,产品价值有限,对周边产业的带动或者现有资源的利用更有很大弱势,可以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
二、消费热点与专利保护
“一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苦力”, 知识产权已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重要部分,成为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可持续的动力源,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再次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消费热点,不同定位的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资金、实力、环境、资源均不相同,适合的专利策略也不完全相同,各个企业应当不断探索、形成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专利布局策略。下面以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热点涉及的企业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涉及引导型消费热点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其中将智能机器人领域列入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同时,近年来一系列智能芯片如处理器、通讯模块、导航系统、摄像头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逐渐成熟,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科技领域必然形成新的引导型消费热点。在此,本文涉及引导型消费热点的内容,以“智能机器人”为例,结合目前市场的情况,选取“消费级无人机”(简称“无人机”)作为引导型消费热点的具体对象。
国内外无人机生产厂商包括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创新)、雷柏&零度、3D Robotics、极飞、Parrot以及GoPro等企业,其中大疆创新位于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排行榜榜首。
根据数据研究显示,首先,从专利申请数量上来看,大疆创新自2008年便开始进行专利布局,截止到2021年,现已在国内申请发明专利400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件,外观专利600余件,并且绝大部分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而大疆创新海外专利申请也有涉及,PCT专利申请涉及中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美国专利局、德国专利局、日本专利局、台湾专利局等,除中国国内申请外,其同族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专利局以及欧洲专利局,在德国专利局、日本专利局、台湾专利局等有零星分布。第二,从申请专利类型来看,大疆创新专利布局初期基本上为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并行,甚至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数量更多,2008年最早申请的专利申请便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虽然现在已经届满失效,但其揭开了大疆创新在专利保护的第一篇章。随着专利布局的不断完善,其专利申请类型逐渐转向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成为其专利申请的主要部分,以更全面、更稳定的方式对其技术进行全部保护,使其专利布局有着足够的深度。第三,从专利申请内容来看,大疆创新申请的专利涉及飞行器及其部件和云台、数据传输、显示部件、电池及适配器、遥控设备以及包装产品以及和无人机配合使用的其他产品,其中以飞行器及其部件和云台占据主要部分。可见,从主体到配件、系统,再到边缘产品,大疆创新在专利布局类型上十分全面,且用于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选择的可替换部件占到了很大比例。其他类型中边缘产品的申请证明其在无人机有可能的应用领域中均有提前布局,大疆充分预期市场,专利布局有着足够的深度。大疆为自身的产品和技术架构完整的专利保护网的同时,也在为企业能在未来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甚至产业变革中能取得先机而进行提前的开拓与布局。由此可见,大疆创新无论在经济实力、研发能力还是发展空间各个方面也都显示出占据该行业领先地位的实力,而对专利保护的重视是其强大的重要保障,专利保护策略的完善是其不断发展的基础。重视专利保护策略,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开拓创新,像大疆创新这样的开拓型企业才能真正引领消费热点!
(二)涉及自发型消费热点
自发型消费热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市场的自发作用引发和形成的消费热点,是以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为发展特性,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使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上出现的消费热点也比较多,例如:扫地机器人、平衡车、空气净化器、智能手表、自拍杆等。这些产品大家耳熟能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带动了一个或多个产业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在此,本文以“智能手表”、“自拍杆”为例,进行研究。
2014年是智能手环的爆发之年,全球销量由2013年的290万迅猛上涨到2000万台。2015年,苹果公司Apple Watch上市更是刺激了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根据报告显示,Apple watch在发布后的一个季度内,出货400万余台,占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的75%。而早在2007年,苹果公司便已经开始申请与智能手表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且不断对其专利布局进行完善,逐渐增加各类型专利的申请量,远远领先行业内其他对手。苹果公司除了其本身研发实力、资金实力等方面不容小觑之外,其对市场前景的前瞻性也非常准确,加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其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霸主地位,并且在消费热点形成之后还可以继续担当引领角色。
而因为某些偶然因素形成的消费热点,例如自拍杆,由于其技术含量低,产品价值有限,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市场很快从快速增长进入稳定期,且随时间的延长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趋于饱和。由于这样的消费热点技术含量不高、生命期短,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具有审批程序简便快捷、审查周期短、费用较低的特点,更有利于保护这样的产品。据统计关于自拍杆的专利数据,实用新型的申请量最大、外观设计专利其次,发明专利最少且占比很低(总量的7%-8%)。这也与该消费热点的特点及专利制度的特点相符合。
三、总结
专利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综合自身情况、产业情况、市场情况和法律等因素,与专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形成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而不同种类的消费热点中企业的专利保护策略也不相同,例如,在引导型消费热点中,对于技术研发能力、整体实力较强、引导产业发展的企业,一般都比较注重专利储备,专利布局也相对完善,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敢于用诉讼的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但形式较为单一,专利运用体系还有待完善;在自发型消费热点中,企业层次多,差别也比较大,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了相关布局,专利保护工作做的也比较完善,这类型企业与引导型消费热点中的上述企业相类似;而有的一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专利保护基础,但缺少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追求技术创新,采取专利保护手段,不断完善自身专利布局,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对于一些偶然形成且技术含量不高的消费热点对应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专利保护也相对匮乏,则应提高专利保护的意识,形成自己的专利布局,争取在同类型企业中崭露头角。综上,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前布局,合理利用专利制度,积极参与专利运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企业专利管理与战略制定[D].孙建国.知识产权,2010(7):18-21.
[2]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消费热点与企业营销思维[D]. 姬雄华.商业研究,2005(8):139-141.
注:本文第二作者贡献等同于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