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分析
王梓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过由于互联网经济将互联网作为载体,与实体经济相比存在较大的虚拟性、复杂性等特征,所以其在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城镇居民消费;虚拟性;措施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与机理
(一)通过促进就业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就业与消费双方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人们只有高质量就业,才能够提升收入,这样才能够刺激消费,而传统经济模式下,我国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无法高质量就业,薪酬较低,所以并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消费,影响了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则缓解了这一问题,在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方面发挥着十分强大的推动力。互联网经济是将互联网作为载体而发展经济的活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兴起了很多新的行业,如直播行业、外卖行业等,而这些行业的产生必然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城镇居民有更大的就业渠道,就业能力和薪酬会不断提升,所以其也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间接推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二)通过改善营销方式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还会受到营销方式的影响,在传统模式下,我国企业的营销方式往往较为局限,营销载体也基本为电视、报纸、移动宣传物等,人们仅仅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解,难以与商家实时沟通,无法掌握商品的完整信息,所以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而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很多商家开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营销,如开展了体验式营销、场景式营销,并利用公众号、微博账号等推送产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全方位对产品信息进行了解,还可以与卖家实时沟通,这就能够提升居民的消费效率,带动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
(三)通过改善消费服务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营销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推送商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营销效果。第一,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浏览习惯进行跟踪,并依据客户习惯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客户有更为良好的体验。如某电子产品销售企业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跟踪消费者,发现某一个消费者经常会浏览一些价值在3000-4000元之间的电脑,于是通过微信、微博等为这为顾客推送了企业性价比最高的一台电脑,并详细讲解了电脑的配置、功能等,客户感受到了被优待的服务,快速下单购买。第二,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的营销方式进行排序,选择更为科学的方式,提升客户满意度。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每一种营销方式所吸引的消费者数量、产生的消费额等进行统计,以此得到最为实用的营销方式,并用其刺激城镇居民消费。
二、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带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作为载体,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对于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宣传使消费者产生反感
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产品信息,如通过网页、微信、微博账号等,消费者每天会接收到多种多样的宣传信息,初始时期可能会感觉到较为新颖,对这些信息进行观看,并从中选择自身最感兴趣的产品进行购买。而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多,消费者会产生“审美疲劳”感,并对推送信息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很难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观看,影响了消费体验。
(二)虚假宣传制约城镇居民消费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运用率日益提升,各个行业都开始与互联网紧密联系起来,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营销宣传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但是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发展,虚假行为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企业利用互联网为消费者传递虚假的信息,开展虚假营销、夸大产品效果等,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危害。如山西明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对自身房产项目“巴黎站前”进行宣传的时候,采用了我国法律规范中禁止宣传的投资回报承诺以及房地产项目升值信息,且其在宣传的时候打出“买一层,送一层”的旗号,但是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买一层送一层,工商部门对其做出了停业整改的决定,并且处罚其6万元。
(三)缺乏科学规范的商贸流通体系制约城镇居民消费
要想使互联网经济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商贸流通体系,但是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互联网经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第一,交通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物流作为依托,需要通过物流这一实体形式做支撑,所以对交通有较大的要求,交通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交通体系并不完善,在物流车辆进入到城市以后往往容易出现堵车、道路质量差等问题而影响送货的及时性,使城镇居民消费体验变差,营销了其消费水平的提升。第二, 智能技术运用率低。我国互联网经济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农产品、生鲜产品等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而这些产品通常对运输的要求较高,如需要先进的冷链技术、保温技术等,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不被损坏。而当前我国对这些智能技术的运用率并不高,导致城镇居民的购买体验不佳,也制约了其消费。
三、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策略
(一)商家注重“适度营销”的运用
互联网的普及为商家带来了较大的好处,他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手段开展宣传活动,拉近顾客与自身的距离,并提升销售额,在推动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但是商家也应当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过度营销的危害,明确过度营销对自身长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并及时对营销方式进行优化,合理掌控营销的度。如在利用互联网推送营销信息的时候要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并控制推送次数,可以每周推送一次或者每周推送两次,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能够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内容去推送,如此才能够避免消费者反感,起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二)政府加强监管,严惩虚假营销
虚假营销不仅危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影响了市场秩序的稳定,对于国家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我国政府应当对这一行为进行科学管控,打消相关人员虚假营销的念头。一方面要对我国这方面现有的法律规范进行健全和完善,做好互联网营销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于互联网营销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对互联网营销的范围、内容、方式等进行限制,约束商家的行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此外,还要完善监管体系,组建专门的互联网营销监管小组,针对于地区企业互联网营销的过程进行监管,明确企业营销内容是否属实,有无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是否有虚假营销的倾向等,如果发现存在虚假营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范对企业领导进行惩罚,使其付出惨重的代价,杜绝再次违规。
(三)完善城市商贸流通体系
要想使互联网经济更好地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必须要对城市商贸流通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可以说城市商贸流通体系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只有加强基础建设,才能够为城镇各个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加强城镇交通建设。要对城镇交通道路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道路,并对年久失修的道路进行规范修理,提升其承载力,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第二,要加强营商环境建设,通过科学管理、有效引导等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效果,为城镇经济发展做好保障。第三,城镇政府要定期举办一些商贸流通有关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使从业者或者准备从业者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互联网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促进作用的机理主要有三个,即通过促进就业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通过改善营销方式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过改善消费服务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过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包括过度营销、虚假营销等,导致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对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进行改变,争取为互联网经济的更好地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保国,盖念.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国内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03):33-43.
[2]任鑫,葛晶.金融发展、收入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J].宏观经济研究,2019(01):30-36+64.
[3]向玉冰.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04):51-60.
[4]马德功,韩喜昆,赵新.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37(09):19-27.
[5]刘湖,张家平.互联网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14-21.
[6]刘湖,张家平.互联网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新引擎吗?——来自城镇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6,32(0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