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为例
盛春露 蒋自超 周雪飞 郑海洋 郭庆伟 纪化强 大学校园分享需求平台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淮北师范大学作为安徽省较早一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其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已有多年时间。研究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对中国高校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借鉴性意义。本文从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淮北师范大学
1、淮北师范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依托于当下最火热的产业——网上购物,来进行电子商务业务拓展。当代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现状,让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并且,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网络接触频繁,电子商务发展条件成熟。淮北师范大学大学滨湖校区坐落于淮北城郊,距离淮北市商业中心12km。高校与市区的距离成为了校园电子商务兴起的重要推力,所以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依托这些条件得以产生并逐渐发展。
2、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校园是新事物的快速接收者,而广大在校学生既是电子商务的接受者,又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者。[1]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位于淮北市东部新城职教园区内,周边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基础设施尚未完善。面对学生对网购的大量需求与其它业务服务的迫切需要,周边商品不能给予有效供应,淮北师范大学的电子商务发展才有了较好的前景。目前淮北师范大学内已知的电子商务,主要以网上购物和外卖配送等业务为主,其它类电子商务基本处于萌芽阶段。淮北师范大学目前在校学生大约有3万余人,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空间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巨大的消费需求却很难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因为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支付与监督体系尚未完善。目前,淮北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校园电子商务业务大多数由学生发起,资金投入低,设施与服务的不完善造成其发展缓慢。但随着校方的支持,部分商家在校园内开设了水果直达鲜花赠送等其他产品服务。围绕学生产生的产业越来越多,校园电子商务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目前仅有一个快递代收点,但学生的网上购物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双十一”以及其他的购物狂欢节,校园快递量将会数倍增长。由于不理智的购物,造成大量商品严重浪费。与快递商品同时到达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包装袋与包装盒,这些物品得不到很好的处置,易造成资源浪费。
淮北师范大学分享需求平台(以下简称“淮师大需求分享平台”)建设就是为了处理学生的闲置商品,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生买来而不用的商品,在校园内通过我们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流而使商品到达有需要的学生手里。淮师大分享需求平台的建设推动了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使校园内的资源通过本网络平台得到有效利用。
3、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淮北师范大学作为安徽省较早一批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入选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但是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校园电子商务理论不足
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讲授内容过于浅显。仅仅涉及电子商务理论的细枝末节,很难接触到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理解停留在淘宝、京东等电商表面。没有详细的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体理论构架与流程。
3.2校园电子商务实践的缺失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兴起时间并不长,相比与社会上的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发现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参与电子商务的校园实践。认知一直停留在课本上,没有转换为实际的行动。高校之中,缺乏相应的鼓励实践政策,学生创业畏手畏脚,校园市场不能够利用,导致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3.3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缺乏监管
高校电子商务建设绝不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其发展离不开校方和社会的多方联动。部分高校校园电子商务建设有名无实。学校监管混乱导致电子商务建设偏离正确轨道。目前的校园电子商务存在着网络管理混乱无序、线路设备受到损害等现象,因此,加强监管极为重要。[2]
4、淮北师范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的改进策略
4.1加强平台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大学生是校园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了解其消费习惯很有必要。淮北师范大学校园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得清楚学生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倾向成为可能。更为在此基础上扩大淮师大分享需求平台影响力奠定基础。淮师大分享需求平台根据学生所需要的服务,依照专业对口的想法,提供DIY的服务,借此提高电子商务体系运行效率及平台的影响力。平台建设运行维护中,适当聘用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并有意向的同学。在减少校园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运行费用的同时,让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提高相关专业水平、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在扩大我平台影响力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的良好选择。
4.2优化校园物品收取配送系统建设
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作为新建校区,快递物品收取设施不尽完善。校方必须加强物流与配送系统建设,给校内快递运营者提供快递存放场所,并制定校内物品配送规则。做到校园配送人员登记在案,配送线路在网,配送效率高效。积极建设校园智能系统互联,打造校园电子商务硬件设备完善。
4.3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电子商务建设应积极引进研究电商理论或在电商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进校。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必须坚持高标准,高待遇。确保人才到校、人才强校。同时,高校自身要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的培养,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淮北师范大学要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优势,积极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杨晓琳.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J].消费导刊,2012(09).
[2]华春革. 中国大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