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快检室能力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曹旭光
莱西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山东 莱西 266600
摘要:农产品市场快检室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食品快速检验标准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快速检验技术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为农贸市场检验室打造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才能促进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工作的长远发展,真正为人类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贸市场;快检实验室;能力建设;问题;建议
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本文以目前农贸市场快速审查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是快速审查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而对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政府单位和企业予以重视并作参考。
1农贸市场快检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贸市场的负责者在责任意识方面较弱
《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批发市场经营者必须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并委托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样品检验或者快速检验。食用农产品风险的种类和程度决定了抽检或快速检验的频次。”管理办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部分农贸市场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不力,实验室完全依赖快速检验第三方机构。对监管机构发出的随机检查任务和要求,存在欺诈和无能现象等态度。市场开发者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提供标准化的快检室操作以供快速审查是他们的责任。
1.2 农产品市场快速概览空间投资不足
1.2.1 专业检测人员配备不足
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相比,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不过,以目前农贸市场的审核人员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基本没有门槛。他们只有简单的培训,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安排工作,不符合建设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在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检测人员基本缺乏操作严谨性,有时不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存在试剂加多、少、漏的情况,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部分市场没有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市场专业背景不足,其他低级岗位人员以兼职为主。由于这些现象,导致快速检查室毫无用处,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它们造成了大量实验耗材的浪费。另一方面,速审的结果难以被卖家认可,速审室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1.2.2 测试条件不足
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实验室空间,才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无论试验场地大小,应根据试验设计要求的参数,从水电条件、通风排风、照明、试剂和样品储存等方面,合理划分快速检验室。但根据调研发现,大部分农贸市场快速检查场所在建设过程中并未进行合理分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样本预检混合使用。处理区和清洗区容易导致样品前处理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干净玻璃器皿和其他耗材的再污染;(2)有机前处理区和样品制备区混合使用,在样品处理和流通过程中容易造成采样交叉污染; (3)在多个实验室、办公室和实验空间混杂,人员来回聊天、大笑或走动会严重干扰检验员的正常工作,导致结果不一致。此外,大多数农贸市场快速检查室都没有配备高效的通风和排气装置。用于检测兽药残留的有机试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和乙腈,具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也是市场对兽药残留项目实施积极性不强,存在心理阻力的主要因素。
1.3 检测试剂盒选择困难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广泛使用,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检测标准。2017年至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通过了22项食品快速检验标准,但标准数量远未涵盖市场上销售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品种,导致试剂盒鱼龙混杂,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在农贸市场使用过程中,快检人员有时会发现,按照使用说明正常操作,控制线(C线)的颜色肉眼几乎无法辨认或出现虚线的现象。中间只能重新检查,也增加了快检室的运营成本。此外,还发现投放市场的评估试剂盒、说明书和检测试剂与评估的试剂盒、说明书和检测试剂存在冲突,难以保证修改后的试剂盒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另外,农贸市场快速检查的工作人员不具备接受和评估试剂盒质量的能力,因此选择优质试剂盒的难度极大。
1.4 农产品市场快检室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
通过建立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科学评估快速检验室在食用农产品质量检验中的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准确结果。目前,农贸市场的快速概览工作流程和场地管理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各类档案随意更换丢弃,试剂使用不达标,技术能力不达标等,都是因为快检室的管理和检查人员缺乏知识和能力,需要建立快检室质量管理体系,并对物料管理做出明确规定。
1.5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目前,我市的市场大部分是个人投资,由村委会和国家建设发起。例如,一些市场组织者只关心市场和摊位的租金和租金收入,而不太关注产品质量、摊位卫生、服务态度和经营者的工作条件。一些市场组织者对交易数据、销售数据、客流数据、菜价数据、贸易商数据等都不清楚。在自己的市场中,他们无法为高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6 市场发展不平衡
城市农贸市场与城市形象挂钩,因此在规划设计、政治支持和资金支持方面优先考虑,而远离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只能依靠自主经营和保持传统风俗。例如,一些边远地区的集贸市场、乡村市场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调度,由于资金不足、市场布局不合理、规模不合适,一些公共设施还处于20、30年前的状态,发展缺乏韧性。
1.7 辐射效果差
部分农产品(市场)贸易市场结构单一,没有特色。它是一个同质的、综合的、低层次的日常消费市场。也是一个清洁交通的中转市场,没有生产、加工和物流公司的参与,只起到进口和内销的作用。例如,黄海西路农副产品市场和庄头蔬菜批发市场是规模和容量相同的果蔬市场,但后者的经济效益和辐射效应完全大于前者。
1.8 整体运营水平低
大多数农业(市场)市场仍处于传统的摊位阶段。市场上人多,货物包装简单,货物堆得乱七八糟,摊位小而散,交易起点很低,缺乏现代人的标准和效率。例如,供应链追溯体系不正确,无法很好地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发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市场关闭或关闭;商业创新意识跟不上新形势,鞋帽服装、小百货等传统市场已基本退出市场序列。
2加强农贸市场快检室能力建设的建议
2.1 提高市场开发主体责任意识
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就是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集中交易市场经营者快速检查等相关活动的宣传落实,让其充分了解主体责任的真正含义。一方面,要强调贸易市场开放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主体意识。作为市场经理,其职责和义务范围是进行快速检查和规范实验室工作;另一方面,在农贸市场进行快速检查,对于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的人来说,是一项生存工程。农产品安全不存在隐患,人们才能更安全。快速检查工作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
2.2 加大投资建设快速审核市场
在快速检验市场建设之初,政府部门要做好支持和审核工作,在采购检测设备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快速检验室的布局上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做好检验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能够规范、高效地发挥作用。
2.2.1 增加测试设备投资
设备的配置由投资量决定,对检测水平有一定影响。检测设备的配置可根据农户市场实验室实施农产品检测项目的需要,尽快进行配置,比如快速检测集中器等相关设备。建议在一些日常负载相对较低的市场,可以与周边市场实验室共同搭建测试系统,共享测试设备。一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二可以达到交叉核对结果的目的。政府有关部门要从食用农产品安全监测的角度出发,积极解决市场农民设备不足的客观问题。
2.2.2 快检室布局应科学合理
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建议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根据实验需要扩大实验室面积,调整实验室布局合理。在项目开发方面,从农贸市场的实际出发,围绕农贸市场销售的品种进行检测,尽量覆盖检测项目。在实验室建设和改造方面,前处理区、样品制备区和洗涤区应明确分开,以有效避免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增加通风空间,为检验人员提供安全的测试环境。
2.2.3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考核员工技术能力
准确性是任何检验和测试工作的基本要求,检验员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基本要素。(一)规范检验人员准入门槛。建议每个农户的市场至少配备2名检验员,具有食品、化工等相关专业,具备化学基本实用技能,自觉接受入门培训和考核,并持证上岗。(二)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或独立服务机构定期、分组举办员工考试、资格待遇等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样本盲查,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严格的检验员入职考核和培训制度是保证快速检验工作规范化的首要条件。
2.3 完善快速检测套件
目前,国内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食品快速检验方法学的研究上,对产品试剂盒评价验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保证农产品市场使用的试剂盒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效率,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试剂盒评价机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按照统一标准评价后,定期组织对配件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二是建立合格品牌设备名录,及时公布更新,方便农贸市场选拔人员进行快速检查;最后,可以由具有考试资格的独立服务机构进行审核,协助农产品市场采购和提供技术验收套件服务。
2.4 加快房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快速审核
结合本室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快速了解农产品市场,建议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1)明确快速考场管理人员与考试人员职责分工;(2)制定人员比对计划,定期组织对检验员空白样品的评估能力进行检查,不断提高实验室快速检验能力;(3)加强对质量体系评价的监督,评价结果与快速检验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工资挂钩,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建立监督问责机制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对一线监管者、市场组织者和独立服务机构的综合问责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增加奖惩,以鼓励和约束为主。通过定期评估考核,技术上聘请专家对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规范性进行快速审核,以保证来源记录的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等,如果在控制范围内发现存在欺诈,应立即依法追究各方责任和处罚。
结语
近年来,食品快速安全检测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大型、快速概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农产品市场,作为老百姓的“菜篮子”,产品流通速度非常快,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监测的要求。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快速外检服务,或建立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对农产品市场食用农产品进行日常快速检测(以下简称:“快检室”),对市场上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样品进行日常检验,并在短时间内公布检验结果。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源头可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政府的“民生工程”之一,又表明了它对农贸市场日常快速审查的重视。但通过走访市场快速检验室建设运营情况了解到,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检验人员无准入门槛、检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市场检验装备不装备。在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和高假阴性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快检室无法充分发挥控制源头风险的作用。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对快检室的能力建设和运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参考。
参考文献:
[1]寇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食品快检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中国食品,2021(09):97-98.
[2]谢家文,林励.“信用+智慧”让食品快检“如虎添翼”[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21(03):27-28.
[3]杨圣岽,徐正华,陆难,袁华平.昆山市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4):9471-9474.
[4]陈星.专项整治“变样”市场 精准服务“变靓”市容[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20(12):26.
[5]马相波,朱有刚.鄄城县助力“双城同创”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J].食品安全导刊,2020(26):46.
[6]宋安华,梁俊发,彭程,张彬彬,林嘉健,叶秋雄.农贸市场水产品中兽药残留快速筛查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6):5770-5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