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劣浅析
马芳
中国石化集团共享服务有限公司武汉服务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效率、效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公司认可和推崇,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优势、劣势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税务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健全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旨在帮助企业持续完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使其成为助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坚韧利器。
关键词:财务共享;优势;劣势;浅析
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 Shared Service,简称FSS)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目的,为本企业和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财务管理模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就出现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比如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福特汽车公司率先于1981年在底特律创建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福特汽车公司对其所属机构凡具有共性操作的财务流程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一举措为福特公司提升财务管控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福特公司的成功经验被美国众多大型企业集团所效仿复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大型集团企业风靡一时。据统计,目前全球86%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近几年的实践上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帮助企业强化财务管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现已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跨国公司所推崇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多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分析研究,其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财务管控。
(一)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下,将原来分散在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共同、重复、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在一个组织中,实行统一的共享服务,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数据口径等方面的统一标准,让财务管理成为一个流水线,改变了众多财务人员在不同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重复处理相同的经济业务的状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提升了财务处理效率和准确率。财务机器人具有普通财务人员无法比拟的规范化、无误差、高效率等优点,财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幅提升了财务数据处理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促进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开,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放出来,向财务管理和业财融合方面转型,推动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为公司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更高质量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企业核心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经营决策更加科学高效。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掌握大型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所有财务数据,因而能够更加及时、高效、精准地汇总、分析各类经营数据,准确评判企业经营生产运行状况,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编制预算、经营决策提供更为快捷、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撑服务,随时可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财务数据的需求。
(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表现在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减少融资成本等三个方面。
节约人工成本。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可以使自身的财务核算业务更具细致性和准确性,以更简洁化、流程化的方式集中处理财务各项业务,减少分支机构重复性的岗位设置,因而在不改变整体业务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财务工作人员,从而会节约一部分人工成本。据Deloitte咨询公司和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50家《财富》500强企业调查表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财务人员可以减少26%。
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将财务管理从分散的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通过建立企业集团统一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企业业务处理的专业化、流程化,消除企业内部重复化和非增值化的业务流程,从而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
减少融资成本。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增强了企业与银行、储蓄机构的议价能力,可以通过谈判提升存款利息、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同时,成立财务公司可以将原来沉淀在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度使用,从而减少企业整体的融资成本。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可以使企业在同城或者异地之间快速地推进业务发展时,无需考虑搭建财务等配套的职能支持部门,使企业拓展业务更加灵活、便利、高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比如企业成立分(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迅速为其提供财务管理服务支撑,使管理人员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在核心业务的发展上,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外部企业开展有偿服务,使其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四)强化企业财务管控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将搭建一套相对完整、标准化的财务核算体系来规范企业核算行为,推进企业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按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流程进行财务核算,实现企业集团内部收入汇总核算的集中、成本费用核算的集中、税金缴纳的集中、折旧与摊销计提的集中,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集中、更加透明、更具有可比性,大大降低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执行财务制度的偏差性,从而提升了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可以实时生成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信息,便于集团总部的管理者及时在线监管,避免下属机构打擦边球、违反财经纪律事件的发生。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劣势分析
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之所以热衷于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诸多优点。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无缺,它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财务核算风险、税务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等方面。
(一)增加了财务核算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处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数据,每个业务环节的信息都可能会对下一业务环节产生影响。若个别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进度和质量,增加了财务核算的风险。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依托互联网技术,可能会发生信息传递失真、数据传递缺失以及信息传递平台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导致难以达到财务共享服务的目的,甚至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造成负面影响。
(二)增加了税务风险。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往往会把其各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会计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办公,由于财务人员远离服务企业所在地,这样可能会使企业在依法纳税和享受税收服务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在遵守国家税务政策的前提下可能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税务政策或国家相关税务法规的实施细则。但在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会计核算人员一般在其集团总部所在地集中办公,这样财务人员就很难或很少再与分(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所在的地方税务机关来往,就可能导致财务人员对地方税务政策的变化反应会迟钝或滞后,从而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税务方面的风险。比如因信息不对称,可能使企业失去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机会,也可能会发生违反地方税务规定条款的行为而带来处罚的风险。同时,远程处理税务业务,会导致沟通不及时,也增加了税务稽核、财务人员纳税的难度。
(三)存在人才流失风险。从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来看,他们大多数都将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在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使其成为集团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或二级单位。这种组织机构的变化可能会使员工职业生涯的通道变窄。员工一旦发现他们职业生涯的通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畅,就会丧失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会出现怠工,与企业离心离德,造成工作质量、效率下降,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部分财务人员离职另寻高就。同时,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财务人员只是负责财务某一个环节的工作,接触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将会使财务人员因工作枯燥乏味缺少挑战性而产生厌倦的心理,也会使从业人员认为难以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而产生离职的想法。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是以数字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将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将财务业务流程、操作权限等在信息系统中统一进行设定,从而保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得以有效贯彻落实。因此,企业数字化信息建设(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投入、ERP系统的完善以及票据影像、OCR识别等信息技术工具的深化应用等)尤为重要,它们是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在信息化硬件使用、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上舍得下本钱投入,这样才能确保财务共享服务安全、平稳、高效地运行。
(二)强化税务管理,规避企业涉税风险。一是要高度重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公司各分支机构对税务工作的管理,引导财务人员加强对企业涉税问题的研究和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对企业纳税情况、涉及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研判,及时研究应对措施。二是加强对企业税务缴纳情况的自查工作,弄清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财务处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问题,在应对税务部门检查时哪些地方、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加强对税务风险点的监督监控。三是引导岗位工作人员加强对税务知识的学习领会,让财务人员了解哪些财务处理是税务监控的重点,避免出现操作性失误而造成涉税风险。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要加强与地方税务部门关系的维护,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各分支机构所在地方税务政策的变化,建立备忘录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培训学习,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干什么就学习和培训什么的原则,着力提升员工岗位业务操作技能。根据员工实际岗位工作需要,加强对其所从事业务的制度规定、操作技能的学习培训,使其成为所在岗位上业务操作的能手、解决问题的专家、技术咨询的权威。二是建立定期轮岗交流机制。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说过,“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增值”。实践证明,通过轮岗交流,使员工亲身体验其它岗位的工作经历,可以丰富其工作经验、拓宽其知识面、提升其工作技能,促使员工全面了解所服务企业及共享服务中心各个部门的运作流程,让员工在工作时能够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三是加强对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财务共享服务必须以客户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是躲不开避不过的事。通过持续培训使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沟通协调能力,推动与客户良性的沟通协调,进而促使双方加强了解、释疑解惑、促进互信,不断提升客户对财务共享服务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应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畅通各类人员成长通道,构建栓心留人机制,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为各类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实行正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促进的激励机制,挖掘员工的潜力,调动和激发各类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根据员工自身特长,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结合员工的个人意愿为员工量身定制个人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增强其对自我的认识,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特长的有效发挥,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进步,进而提高其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五)完善财务体系,形成共享服务思想认同。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在完善财务体系上做系统谋划,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方政府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结合企业各项战略和财务管理目标,构建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完整的财务体系,促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跨国集团公司实施全球化扩张的必然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支撑企业集团战略发展、强化财务管控、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被深入和广泛的应用,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也不断地发生更新迭代,将由传统的财务核算服务向财务核算、管控分析并重的方向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基于云共享的财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 姚树俊,盛兆美,和征.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05)
[2]基于财务云的智能制造企业价值协同机制研究[J]. 吴旺延,荆玉蕾.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05)
[3]基于区块链的财务共享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朱建明,郝奕博,宋彪. 经济问题. 2019(10)
[4]智能财务共享的选择、实现要素和路径[J]. 李闻一,于文杰,李菊花. 会计之友.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