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企业研究 >

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4-10-08    阅读:982 次  选择字号:T|T

高铭凤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分析,首先分析出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其次分析出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出应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的策略,进而使得中小企业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

引言

我国企业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小企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在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市场经济结构优化还有有序竞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会计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纳税的准确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和我国的税法是相分离的,并且相关的要求也不是统一的,因此就致使会计核算与税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并且对于纳税的政策企业的了解程度也不够,所以就会出现所得税核算混乱的情况。因此,本文就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建议,进而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

(一)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合法票据,所以费用支出很难在税前扣除

因为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办法合理的得到合法的票据,所以很难将费用支出在税前扣除,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增加,进而减少企业的销售利润[1]。想要得到任何的原始票据都需要成本的支出,这是由于企业商品购买时的价格高低是由购买时有没有要求开具发票而决定的。在商品购买的时候,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希望用比较低的价格来得到,所以就很难得到需要记账的原始票据。还有一些企业,在费用发生之后,由于很难取得合法的发票,所以只能得到与规定不符合的收据,所以企业只能用其他的商品票据来抵用或者是不记账。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小商贩或者是中小企业,而向这些小商贩或者中小企业开具发票时由于开票信息缺失而产生开票困难。因此,有一些企业就不会把这些收入入账,而是将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入账。所以这些情况就导致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调查的时候企业就会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进而就会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罚款,提高企业的成本。

(二)费用划分不明确

1、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不明确

费用和成本都是企业当中各种各样资源的耗费,但是性质却不一样,就成本来说,是对象化的耗费,并不会使得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减少所有者权益[2]。比如,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购买设备,该设备如果是用来生产产品的,那么就会运用计提折旧的方式来把固定资产成本计入到各期的产品成本当中,这样不仅不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同样也不会对企业的所得税造成影响。但如果该设备是用来经营管理的,并且也是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来把固定资产成本计入到管理费用当中,那么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当中就会将管理费用扣除,这样就会减少企业所交的所得税。因此也可以看出,一样是固定资产,但是用途不同,其记账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2、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混淆

收益性支出是企业直接材料、制造费用还有直接人工等产品生产构成的成本,这些成本都是通过当期的销售收入来进行抵偿[3]。而资本性支出则是构成资源资产的成本,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或者是经营过程中逐渐的变成成本费用,可以逐渐的抵偿。如果企业将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那么产生的后果就是会将当期费用记少了,而将资产的价值记多了。最终企业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就会因为费用不准确而使得企业的利润不准确,进而使得企业计算的所得税也是不准确的。

(三)收入隐瞒

1、服务及商业零售不入账

企业为了可以少交甚至是不交税,就会采取各样的方式来对收入进行隐瞒,以此来获得最大的利益[4]。比如,企业在销售废品还有废料的时候不将其及时的入账,或者是以这些的收入金额比较少为由不将其计入到收入里面,甚至还会将其归纳至个人的账户当中。同时还有部分服务行业及零售行业,对于支出金额比较少,销售方并没有开发票,使得企业所需的原始票据并没有登帐,这样就会使得实收的金额减少,进而导致了实收金额大于票面金额的情况,若是依据票面的金额来进行收入确认的,就会减少收入登记,这样就会降低利润,进而企业使得要交的所得税也随之降低了。当审计部门进行审查的时候,企业就会因为对收入进行隐瞒而导致形成有意的偷税漏税行为,进而就会缴纳较高的罚款。

2、较多的返利销售问题

返利销售就是指厂商为了可以占领市场,所以让商家以比市场价低的价格购买本厂的商品,然后厂家来补偿商家低于市场价利益的营销方式[5]。但是厂家在依据一定的比例给商家返还完现金之后,商家在接受这些现金和货物之后,并没有把其作为收入,或者是不入账,这样就出现了账外经营的情况。

3、亏损弥补不规范

在企业分立和企业合并当中,依据相关规定,在企业合并当中的境外业务之间可以进行盈亏弥补,但是为了使得企业的负担减轻,很多的中小企业常常会运用境外的盈利来对境内的亏损进行弥补。在企业分立的时候,因为在分立后,各企业根据税法的规定当中的年限来进行亏损的弥补,但是有些企业却互相推脱,所以使得亏损不能得到弥补,或者是没有依据协议来进行弥补,又或者是对亏损弥补擅自进行超范围的更改[6]

二、分析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缺少守法意识

作为购买方的企业,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都希望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来购买,但是企业如果要求开发票的话,那么销售方就会要求加价,这样企业就不能以低价来购买商品,因此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就不会要求开发票。与此同时,作为销售方的企业,很多中小企业的客户都是小商贩,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小商贩并不能得到合法的发票,所以一些企业就会自己再另外购买发票来进行填写,或者是采用其他的商品发票来对其进行抵用,而这些行为都不是合法的,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的缺少守法意识。

(二)不清楚税前扣除政策

虽然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会计知识比较精通,但是却不是很了解税法,因此就会造成不清楚税前各种扣除的项目,例如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但是在税法的方面却是不可以的[7]。在税法当中规定了,只有真实并且已经发生的支出才可以在税前扣除,没有发生的支出不可以在税前扣除,并且对于企业实际发生的支出也要求不可以在税前重复的扣除。

(三)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性不强

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并且涉及的业务范围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在财务人员聘请的方面企业就比较随意,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并不会进行专门的测试。而这些进入到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是对财务的知识掌握了,而对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清楚,因此也不明确企业所得税有关的税种、税率还有税基[8]。同时,每一年的税法都会有所改变,所以就要求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一定要对税法方面的知识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三、应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提升中小企业索要发票的意识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企业不索要发票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不但会对国家的税收造成影响,还会给企业留下无穷的隐患,更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使得中小企业自觉向商家索要发票的意识提升,可以进行“有奖发票”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激励企业索要发票的意识,这样购买方还有销售方就会逐渐的从不想要发票变成主动索要发票。这样对于市场而言,就可以使得偷税漏税的行为降低甚至可以杜绝。并且对于销售商来说,因为票据在客户的手里,所以也就不敢销售伪劣的商品来坑害广大的群众,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二)采取分期预缴来进行当年所得税会计核算处理

在进行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要求来进行,不需要提前确认[9]。因为中小企业所得税缴纳的期间是以当年为期限的,就算是中小企业预缴了所得税,也还是会出现由于所得税缴纳而发生负债的情况。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比较低,盈利的情况也并不稳定,极有可能会发生在预缴所得税后误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缴税的义务,而在年终结算的时候就会发生多缴或者是漏税的情况,这样不但会使得企业的资金紧张,还会阻碍企业的经营,进而造成所得税缴纳的错误引来麻烦。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政府的税务部门应该推荐中小企业采取分期预缴的方式来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这样税务部门只需要对那一部分的所得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使得年终所得税清算时发生错误的风险降低,并且还可以使中小企业释放更多的流动资金,从而改善经营状况。

(三)更正前期所得税会计核算差错

在对前期的所得税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中小企业有必要更正存在的差错。在调整前期成本会计核算费用的时候,应该要依据前一年的损益程度来调整借款,并调整贷款科目,将借款从原来的利润分配调整成为利润未分配,并将其调整为前一年的损益科目。中小企业在调整前期应缴税款之后的收益时,应该先调整借款科目,依据前一年损益程度来调整贷款,将贷款从应缴税费调整成为应缴所得税,再依据前一年的损益来调整借款,将其从利润分配调整成为利润未分配。

(四)采取差额处理来对汇算清缴的所得税进行会计核算

中小企业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汇算清缴的时候,采取差额处理的方式来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在年终中小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汇算清缴时,但还没有出汇算清缴会计核算结果的时候,中小企业为了保持配比的原则,就会坚持权责发生制,在企业年终的资产负债表上面就会估算出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并且会在账目和财务报表当中计入估算的结果,进行账务处理[10]。当下一年中小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值出来以后,需要对估算金额和清缴数额之间进行差额计算,若是将估算金额和汇算清缴金额的差额计入到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缴纳当中,那么当期的余额就会计入到当年的利润当中,中小企业在调整纳税的时候,会使得应缴税款所得和当年的利润降低。因此,在汇算清缴差额计算的时候,企业应该要进行差额处理,不可以使用所得税科目,应该要使用利润分配调整成为未分配利润之前的所得税科目,以此来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调整纳税的时候,将下一年的会计利润数额过多的调整,并且还可以有效避免下一年所得税会计核算当中出现过多的误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企业的所得税核算能力,这样企业才可以更好的依法履行纳税人的义务,自觉进行纳税,在确保国家财政合法收入的同时提高企业利润,降低税收风险,进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崔宇琦. 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17, 000(012):135-137.

[2] 王雪岩. 关于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 000(030):65-65.

[3] 陈名杰. 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J]. 纳税, 2018, 12(34):38-38.

[4] 吴胜. 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建议[J]. 消费导刊, 2020, 000(004):173,176.

[5] 任俊杰.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收收入及时间的确认[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000(025):70-70.

[6] 于文君. 市政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视角[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2):219-219.

[7] 赵毓. 浅谈中小型企业所得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00(006):312-312.

[8] 黄显福.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的协调与差异探析[J]. 经济师, 2014(9):157-157.

[9] 王雪岩. 关于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10] 王晓军. 小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弊端及建议[J]. 财会月刊(会计版), 2005, 000(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