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企业研究 >

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探索公司战略转型思考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04-02    阅读:1367 次  选择字号:T|T

林诗清     海南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阐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背景与政策经验入手,以海南省某运输公司为实例,结合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围绕建构侵蚀型战略转型模式、聚焦公司层调整战略方向、推动内部组织架构变革、细化管理战略举措编制四个层面,探讨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视域下本土运输公司战略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及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战略转型;SWOT分析;侵蚀型模式


引言: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经济政策导向的影响下,企业应当结合外部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自身经营战略的调整,针对自由贸易港相关政策走向进行科学预测,以此整合企业资源优势、实行战略规划调整,推动公司逐步达成战略转型目标,更好地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保持协同发展。

一、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背景与政策经验分析

(一)发展背景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于2018年4月14日正式发布,为自由贸易港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决策,也为海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指引明确方向[1]。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定位进行效应机制的分析,首先是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为国内企业产品销往国外市场提供便捷平台;其次是吸引外资、拉动就业,引进国外先进经营理念与技术优势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形成外溢效应;再次是增加外汇及其他收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最后是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盘活多种资源要素,依托国际物流与金融市场拓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创造的路径[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传统自由贸易港以转口贸易为核心的单一业务模式已被打破,未来自由贸易港将实现运输中介、物流、金融、设计、法律、保险等多种商务服务功能的内嵌,因此企业还应面向外部发展环境与政策导向积极探索公司战略转型路径,促使公司营收与地方经济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相关政策经验

在经济政策指引方面,通过借鉴全球主流自由贸易港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经验可知,现阶段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仍需重点聚焦港口、物流、运输等层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利用现有交通优势进行国际中转类业务的经营,同时挖掘本土资源加快内部资本积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3]。在企业资源适配方面,要求本土企业在“补短板”阶段抓住机遇、盘活资源,面向管理理念、业务经营、资源利用等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创新,助力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目标。

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视域下运输公司战略转型的具体路径

(一)公司基本情况

第一,公司现状

以海南省某运输集团公司为例,在内部组织结构建设上,以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由董事会、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与考核四个委员会,由董事会任命总裁、副总裁、总会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并且设有品牌质量、战略投资、机务信息、安全保卫、营销运调、计划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集团下属分公司、子公司经营范围遍及全省,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客运站与道路客运兼营、汽车客运站专营、道路客运经营以及其他业务,以长途客运作为主营产品,其他诸如出租、公交等客运业务占比较低。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公司员工总数超过4000人,其中生产服务类岗位员工占比近70%、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约为20%、综合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占比控制在10%左右。在财务管理方面,2018年该公司总资产19.57亿元,总负债8.3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利润总额为0.81亿元。在主营业务方面,该公司主要经营道路班线客运、场站开发经营、旅游服务、汽车服务、物流服务以及其他业务,其中汽车客运、客运站经营、维修销售三类业务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84%、13%和3%左右。

第二,SWOT分析

结合该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进行SWOT分析,首先在优势方面,该公司经由股份制改造后将原有亏损业务板块进行剥离,提出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新兴业务的战略,道路客运、物流快递转运与旅游网络实现体系化建构,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充足的现金流、抗风险能力较高,且具备较强的上下游议价能力,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经营。其次在劣势方面,该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呈现出单一性特征,人工费用成本支出较大、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并且专业人才匮乏、服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再次在机会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与消费转型升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运输公司可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建设,结合当地产业布局、文化发展特色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道路交通运营新模式。最后在威胁方面,高铁建设将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道路交通运输事业构成冲击,道路客运不再成为游客出行的第一选择,加之企业缺乏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利用,无法有效挽救道路客运事业陷入的危机局面[4]。

(二)战略转型具体路径

第一,建构侵蚀型战略转型模式,完善战略规划部署

综合考虑SWOT分析结果,该公司应立足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战略方向的选择:其一是客户需求维度,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该公司现有资源配置效率、业务经营模式、服务质量等已无法满足大众对于高性价比、优质出行服务的需求;其二是发展空间维度,基于本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与人流、物流发展需求,应注重面向商业化、高品质建设需求进行运营线路规划,助力本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其三是核心竞争力维度,考虑到当前道路交通行业仍在市场占有率上具备先天优势,通过将其与竞争对手的经营优势进行比较分析,可将高效运输作为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重点方向,与高铁、网约车等业务领域建立良性交互,更好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以深耕主营业务、建构生态闭环为核心进行公司战略转型思路的设计,建构起集客流、物流与人流于一体的生态闭环,借鉴金融机构的客户积分制原则进行忠诚用户群体的培养,采用分布式记账模式维护信息安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成联盟链,促使消费者在联盟链内利用积分进行任意消费,营造良好的商业经营生态,更好地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道路交通客运主营业务建设上,牢固遵循低成本、差异化竞争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传统业务领域的深化部署,引入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体化调度平台,在平台上集成运输企业、车辆型号、品牌经营、驾驶员信息以及WiFi、饮用水等服务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用户消费偏好与反馈分析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并采用智能化技术提供到站提醒、人脸识别验票等多种创新服务模式;在营销模式变革上,应建立培养忠诚用户群体的主动营销模式,利用现有实名制机制提供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用户管理,推出累积行程兑换折扣、里程翻倍等多种营销活动,并与支付宝、微信等应用APP建立对接服务,进一步扩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效应与影响力,提升营销效果;结合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与旅游业发展情况,注重打造高品质线路、实行商业综合体开发,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集车票、景区门票、酒店宾馆与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套餐产品,形成产业链上的密切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第二,聚焦公司层调整战略方向,深化发展理念改革

基于深耕主营业务、构建生态闭环的战略转型理念,公司应推动服务型组织的建构,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契机使公司与海南省构成命运共同体,推动公司战略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目标实现平稳对接,将公司业务布局由客运服务扩展至物流速递、冷链运输、海外商品集散等多个业务领域,为游客及消费者提供高效、自由、便捷的服务,并且改变公司原有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面向主营业务与其他新兴业务进行服务指令的升级,保证在企业内部实现价值观的自上而下传递,激活各部门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借此进一步改变传统行政命令驱动模式,引导全体职工主动投入到业务经营环节实现协同运转,为公司转型升级创设良好前提条件。

第三,推动内部组织架构变革,加强信息化平台支持

针对公司原有矩阵式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引入事业部制建构起集道路交通客运、物流运输、场站消费于一体的事业部,在各事业部间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将下属分、子公司划归至相应事业部权限下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在面向市场端实现各类决策的快速部署,同时基于开源、共享理念引入联合调度平台进行各事业部间业务的协同管理,依照业务比例进行用户积分的通兑与换算,引导用户在公司整体经营业务中实现积分的便捷实用,更好地提高公司的服务黏性、培育忠诚客户群体。

第四,细化管理战略举措编制,实现可循环战略调整

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应牢固遵循公司价值观进行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与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建设,配合薪酬福利体系的完善提升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员工主动性与创造活力;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实行稳健筹资战略,面向技术创新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充足资金、降低财务风险;在战略调整机制上,构建起集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方向选择、战略计划制定、战略计划执行、战略绩效评估于一体的战略调整循环路径,并将定期审计纳入循环机制中,避免公司战略与预期目标偏离,保证公司战略转型目标的稳步实现。

结语:

总体来看,在新时期中国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本土运输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要求企业基于外部政策导向、运用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战略路径的科学选择,聚焦公司经营布局、组织架构与管理举措三个层面进行战略保障措施及具体实施策略的设计,并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战略举措的动态更新,由此推动公司加快实现战略转型目标,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雷,刘天鸿.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发展中国自由贸易港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6):4-6.

[2]周一轩.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天津港转型商贸物流港路径分析[J].天津经济,2018,(02):8-13.

[3]任灵.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旅游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9,(01):98-99.

[4]李名良.关于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8,(1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