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动机的角度探索我国体育馆志愿者管理模式
宋培涛 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稳定提升、向着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社会公众开始注重文化和体育事项。因此,体育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体育服务场所,在满足社会民众的体育活动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体育馆志愿者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考虑到志愿者属于公益性工作,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这方面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志愿者、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成为当今体育馆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参与动机角度出发,探究我国体育馆志愿者管理模式,提出相关问题和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参与动机;体育馆志愿者;志愿者管理
引言
体育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资源,而公共教育已成为其核心职能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体育馆志愿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参与程度是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升志愿者的管理效益,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 参与动机与体育馆志愿者管理概述
参与任何事物,人们实际都有相应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对所参与事物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对组织的影响也随之而异。换言之,参与者的动机不同,其参与行为会带来不同的影响[1]。从组织角度来看,参与者的参与对组织相关活动实施产生影响。例如,在组织的事物处理过程中,需要由几个人共同完成,相应地,也会组织几个人来进行事物的处理。然而,在处理过程中,组织机构有必要实施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与引导,因为参与者动机的不同,会对组织的管理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2]。又如,当处理的事物有金钱回报和无金钱回报之分时,可能会有多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进行处理。此时,这些参与者会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相应事物活动,即有金钱需求的参与者会选择有金钱回报的事物活动,无金钱回报需求的参与者则会选择无金钱回报的事物活动。这种区分反映了参与动机的差异,在管理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动机,实施针对性的管理[3]。
这一过程中,体育馆志愿者属于参与动机方面选择无金钱回报的参与者。因此,相关管理活动可以从其参与动机方面出发实施有效的管理。与志愿者管理不同的是,企业实施管理主要从员工有金钱回报需求的参与动机出发,实施相应的管理,所以,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实施也更多关注利益分配。若将企业利益分配管理方式应用到基于无金钱回报需求参与动机的志愿者管理,必然会产生适用性问题。因此,关键在于参与动机的不同,只有根据参与动机实施针对性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有较多研究者从参与动机角度出发,探究各形式活动的志愿者管理方式,尽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和方法,但相对统一的认知即是关注参与动机对志愿者管理带来的引导作用[4]。
二 体育馆志愿者的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
体育馆具有服务社会作用,提供的是公共服务,而没有金钱回报需求的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是在服务社会与追求公共服务。因此。从内涵方面可以将两者进行联系,并且从这一角度可以明确,志愿者能够丰富和提升体育馆的服务,能够帮助和代替政府实现社会服务工作思想的传播。
(一)重要价值方面。首先,具有教育价值。在志愿者参与体育馆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导民众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与锻炼活动。由于民众多数在体育项目和健身锻炼方面缺乏专业性,因此志愿者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引导民众进行专业的锻炼和训练,起到明显的教育作用[5]。由于一些体育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只有掌握和具备相应的安全认知才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在民众大多缺乏安全认知的情况下,志愿者能够提供可靠的安全引导与教育,有效提升民众的活动效果。其次,具有经济价值。对于不断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体育馆,在体育活动项目方面的拓展,导致需要更多人力参与其中以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在体育馆方面一般会承接或者举办一些集体活动,在这些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但由于体育馆本身具有公益性质,尽管有盈利内容,但盈利水平较低,难以承担更多人力储备,因此在面对更多的人力需求时,通过借助志愿者的支持,可以减少经济压力,保障相关活动与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具有社会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水平的提升是关键追求,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更加重要,这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馆提供一定的志愿者岗位,允许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其中,让相关人员有机会服务社会,满足自身的奉献需求。无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还是接受服务的社会民众,都能在和谐相处中提升各自的幸福感,这对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6]。
(二)特殊意义方面。首先,作为教育人员的志愿者,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同样接受了先进教育。体育馆提供志愿者工作岗位,让有需求的人员参与其中,发挥自身奉献需求的同时,能够接受体育馆方面的组织与教育,使自身的思想获得引导和教育。由于处在公益活动中,志愿者集体更能够取得进步。所以,志愿者作为教育者的同时也是学习者、进步者,没有金钱方面的奖励和激励,但有精神方面的引导和思想方面的教育,这是在金钱奖励下难以实现的一种人生教育。同时,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进行交流和探讨,更能提升各自的认知与人文素养。其次,志愿者在奉献自身时间、精力的过程中,并不要求金钱等物质回报,为文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让社会福利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物质丰盈、人们精神追求普遍散漫的时代,更加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推进公共服务发展,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递带来支持、提供动力[7]。
三 参与动机角度下我国体育馆志愿者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没有金钱等物质回报的情况下,志愿者的服务提供所能获得的更多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关于内心的满足,需要来自外部事物的引导,即志愿者需要有相关的付出,这样才能使其有机会获得心理满足。但如果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引导,或者合约签订情况下,志愿者难以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并难以明确工作要求,那么自身的满足感也就相对难以满足,且还会在工作中感到压力。所以,需重视志愿者参与动机,根据参与动机的非物质回报需求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一) 缺乏与志愿者签订或明确岗位合约
志愿者服务工作实施,需要体育馆管理人员负责做好基本的引导,主要在于志愿者本身的工作与企业方面的岗位工作职责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企业方面有绩效考核作为约束。因此,在志愿者岗位管理方面缺乏与志愿者签订或明确岗位合约,容易导致志愿者服务工作实施缺少直接的约束,这样不仅难以提升服务效益,也更难以满足志愿者自身的服务与奉献需求。所以,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了解,根据志愿者需求和能力做好服务工作分配。另一方面,要开发志愿者自身服务价值,根据不同志愿者的表现提供合适的服务岗位,充分发挥志愿者价值。
(二) 志愿者稳定性较弱
一方面,志愿者大多属于临时性工作,因此人员流动情况较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精神引导,会导致志愿者群体出现明显的流动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是关键所在。但目前相关体育馆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志愿者稳定性管理不够重视,认为会有更多志愿者参与,即使存在流动性,实际影响也较小。但实际上,任何岗位在组织中都属于重要的一环,且任何环节的变化都会对组织整体带来直接影响。这对志愿者群体岗位工作实施也是如此。一旦重要活动中出现某一岗位志愿者流失,必然会对整体活动带来较大影响[8]。
(三) 管理者缺乏对志愿者的心灵抚慰
志愿者的需求满足并非来自金钱等物质,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满足。但内心的满足由于受到自身参与动机的影响,如何保持其参与动机,会对志愿者服务行为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体育馆管理人员往往忽略对志愿者的精神激励和心灵抚慰,让志愿者难以持续保持自身的参与动机,直接影响志愿者的志愿感受,进而影响志愿者的服务提供。
四 参与动机角度下我国体育馆志愿者管理建议
参与志愿工作基本是志愿者自身的奉献需求影响,而这正是志愿者的原始参与动机。当参与动机发生变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也必然出现变化,而持续保持原始的参与动机,可以让志愿者积极参与奉献活动中,并持续获得内心的满足。这一过程中,多数志愿者管理工作实施不够全面,并存在观念方面的偏差,还存在管理能力的滞后,难以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参与动机。根据上述分析的相关问题,以下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
(一)提供优质学习平台,深化参与动机
在企业中,员工会接受企业提供的工作合同,表明员工能够根据相关要求和待遇情况展开自身的工作。这主要在于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了岗位职责,让员工进行针对性工作,这本身是一种引导和有效的管理,反映对员工有金钱回报需求参与动机的引导,使其在想要获取薪资这一参与动机的影响下进行积极工作。因此,志愿者管理方面,也需要重视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使其保持稳定的参与动机。
具体而言,提供给志愿者相应的学习平台,让志愿者可以进行学习和探究,并根据学习所得进行奉献和付出。这样一来,志愿者的奉献需求获得满足,可以在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中继续进行奉献。同时,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合约,让志愿者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使志愿者持续发挥服务作用,保障体育馆公共服务效果。最重要的是,深化志愿者参与动机。若未能提供相关学习机会,并不能交代具体的工作职责,则无法满足其奉献需求,难以让志愿者持续保持参与动机。
(二) 人性化管理,强化参与动机
人性化管理可以让志愿者感受到亲切与良好的氛围。由于处在志愿服务中,除没有薪资待遇之外,其他方面的工作困难都可能遇到。因此,仅依靠志愿者自身的参与动机和奉献精神,难以持续引导志愿者稳定工作,容易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失情况。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要开展人性化管理活动,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提升志愿者对团队的认可,使其更好地融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一是明确志愿者的服务困境和奉献需求,进而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服务引导,包括面对服务问题如何进行解决、如何应对不同的服务要求等。这样一来,有利于激发志愿者的服务奉献精神,例如民众的积极反馈和良好评价,激励志愿者的服务精神,让其参与动机得到强化。
二是要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志愿者参与动机,这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基本需求。管理人员要根据志愿者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岗位,这样既能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又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三) 营造团队归属感,维系参与动机
由于志愿者没有薪资方面的回报,因此对志愿者进行心理抚慰也就至关重要。从企业员工角度进行考虑,工作之后获得相应的薪资回报,一定程度上心理得到安慰。而志愿者没有薪资待遇的情况下,如何安抚志愿者的心理,实际也就需要管理者主动进行心灵抚慰,来满足志愿者心理满足感方面的需求。
一是可以进行团队建设,以团队互动方式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使志愿者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氛围,这样对一些服务工作实施方面的困境和问题,可以在经验交流中得以解决,促使志愿者积极参与集体工作。
二是要在志愿者遇到工作困境时,积极提供团队方面的帮助,以团队引导志愿者工作的实施,尤其一人无法完成相关工作时,其他人员可以进行积极帮扶,互帮互助,这样更能体现和提升团队的和谐氛围,在相互合作中稳定与维系志愿者参与动机。
五 结语
体育馆志愿者管理与企业员工管理存在本质区别,但在内涵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具体而言,企业员工与体育馆志愿者是基于参与动机投身具体工作,企业为满足员工薪资需求,提供相应薪资待遇以促使其保持参与动机,而对于体育馆志愿者这一群体,应该提供学习平台、人性化管理以及营造团队归属感等方式,以满足其奉献需求。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深化、强化和维系其参与动机,进而实现良好的志愿者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珍.传统管理模式下如何有效解决高校博物馆志愿者可持续的发展——以西北大学博物馆志愿者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3):76-78.
[2]曹雪苹.剧院志愿者服务管理模式探索——以南京保利大剧院为例[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1(04):118-122.
[3]王卓渊.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高校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2021.
[4]林红宣,刘东.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模式探索——以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2):138-140.
[5]李梦飞.以上海科技馆为例的科普场馆志愿者队伍建设探析[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2):39-41.
[6]刘静.高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模式下文化志愿者的管理实践研究[J].兰台内外,2020(35):48-50.
[7]周本凤. 成都国际赛事名城建设中体育赛事志愿者长效管理机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20.
[8]孙爱英.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场馆志愿者服务与管理[J].科协论坛,2017(0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