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和建设策略研究
刘洋 太原市福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内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及规范性,为企业运行、发展提供保障,必须要结合企业管理特征,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依托完善、健全的企业文化,动态化、人性化监管企业各阶段的发展实况,增强企业工作人员向心力、凝聚力,促进企业现代化、持续化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为立足点,针对文化建设价值以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重要性
0 引言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代化企业创新发展阶段有巨大影响。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积极、高质量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健全、规范企业文化,针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展开管理,让工作人员在文化引导下高质量落实自身工作,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趋势,并为之付出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1 企业文化特点
文化建设是企业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将其贯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文化体系,营创良好的工作氛围,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还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持续注入新动力,以多种形式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具备人文性、创新性以及独特性等各种特征。
1.1人文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及关怀,强调企业人力资源高效应用、人才能力与优势发挥,既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又能使企业氛围更浓烈,这也是企业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全方面地满足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需求。第一,在企业文化建设时期重点考虑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工作问题还是生活难题都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才能让其全身心地参与实践工作,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共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1]。第二,新时代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质量有着较高要求,企业在实践过程中要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比如奖惩机制、激励机制等,保证每位员工都有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并从新形势背景下分析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优化工作理念,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持续增强企业凝聚力。
1.2创新性
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以及长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跟随企业转型发展进行优化与改进,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全面性、规范性、合理性,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的营造及建设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理念,善于正确运用有利条件以及企业发展战略方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稳定企业发展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扩大企业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及行业的发展大力创新,企业文化结合制度改革实况有目的性地创新,与企业管理协调配合,获取更多资源,丰富企业文化内容,让企业管理可以获得全新活力。
1.3独特性
企业文化的形成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什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独特的文化积淀,这也使得企业文化具备十分优异的独特性特征。特别是在新时代,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企业为获取长远发展机会,正在逐步地改进生产管理经验模式、改进工作环境,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目标和制度,积极整合过往企业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企业文化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指标,所以具备优异的独特性[2]。
1.4可塑性
在企业发展中文化建设占重要地位,具备可塑性特点,是提升企业员工思想价值与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企业文化重点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对每位工作人员职责、内容的细化,不仅可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落实,还可强化员工责任意识,让员工了解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职责,主动参与实践工作重点突出自身的综合价值。同时,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入手,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方式,深层次地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内涵,有助于企业新文化的形成与落实,整体可塑性较强,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秩序开展。
2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1提高企业软实力
受市场经济发展因素影响,企业管理工作在实践实施阶段所面临的难题较多,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质量水平。对此,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应用需引起重视,并在此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将其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加速剂”,结合企业各阶段的发展实况及时调整战略及方向,依托企业文化来改进与优化企业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管理科学性、人文性,以此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软实力[3]。此外,企业文化属于一种无形资产,能在行业竞争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扩大影响范畴,增强企业信誉度,为企业各类项目拓展更多合作,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2.2促进现代化社会和谐发展
企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的自主参与,在日常工作中也受个人精神文明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持续增强企业文化影响力,以此来引导专业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实践工作,为企业人才管理成效增强提供帮助。经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关系的细致探析,在日常管理阶段要维护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不定期地开展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加大企业文化的传播力度,影响企业员工自主意识与职责能力,使其能够自觉且深入地履行职责,不仅可以稳定企业在社会及行业中的发展地位,还可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在社会文明中的职责作用良好发挥,维护现代化社会和谐性。
2.3维护企业形象
一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明确文化载体,如品牌塑造、产品生产、优质服务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扩大企业文化具备的实践效能,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企业文化,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引起各领域及其他企业的关注。这不仅可以让企业文化更加优秀,还可以让企业形成独特管理风格,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肯定,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4]。二是从社会层面来分析,企业管理成效也是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改变单一化管理模式能在自主评价过程中突出较强成效,使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强企业适应能力,动态化改善外部环境变化,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获取良好的综合效益。
2.4引导员工积极思想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目的是影响企业员工思想及行为,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者。一是基层员工工作责任是主动履行上级领导所布置的各项任务,依据企业行事准则规范实施,并在任务完成期间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风格,也是企业文化体现的一种方式。二是高层管理者素养及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成效,依托企业文化优化管理者的工作理念、职责意识,加深管理者的企业服务意识,引导管理者结合企业各个阶段发展实况对所实施的制度、规则、条例等内容进行科学梳理,在日常工作中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严格约束自己的同时还能为基层员工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各阶段都能发挥较强的引导作用,为企业专业化工作队伍的组建与规模扩展提供有利条件。
2.5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影响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态度,通过全面、高质量组织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关注员工日常工作,了解各项工作的性质与原则,从员工的利益角度出发,重点处理企业管理问题。同时,不定期地开设培训活动,既能对新技术、新模式等大力引进,强化企业内部综合实力,又能锻炼员工实践能力,结合员工日常工作状态展开深入了解,全方面掌握每位员工的工作需求[5]。
此外,通过深入、全面建设与宣传企业文化,可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有职责、有担当,主动参与企业的发展,持续增强自身主人翁意识,在激励机制的实施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始终保持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稳定企业发展。
2.6增强企业内部向心力
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思想及行为都会对企业管理成效以及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各个部门间的相互交流与协助力度,营创良好、健全的工作环境及氛围,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使企业员工拥有良好的工作理念及行为,深入组织落实集体工作,在新机制、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内部向心力,保证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这是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让企业创新要求得到满足。此外,也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便捷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质保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策略
3.1渗透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注入新动力
为确保企业文化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不单单需要企业能对此引起重视,还需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渗透力度,为企业管理注入新动力,这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秩序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是企业在创新阶段必须要对文化建设工作引起重视,善于总结经验,以团队形式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及行为,真正理解及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才能影响企业管理成效,以此提高企业员工参与度[6]。二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实况编制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建公共学习平台,落实企业文化学习计划,以“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促进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互动交流,在文化传播及评价中正确引导员工思想,保证员工树立坚定的文化信仰,有目的性地提升员工素质与能力,增强企业内部实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
例如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规范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行为,落实文化工作,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员工行为的规范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员工与发展目标的充分融合,让员工在遇到难题时能及时调整心态,主动履行职责,具备认知能力,突出价值与作用,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也能对其他员工产生积极影响,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成效。
3.2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明确企业社会使命
为保证文化建设质量,深入发挥企业文化价值作用,一是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需要从激发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热情方面入手,通过深层次地分析企业文化内容,组织实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并借助电视、新媒体、报刊等媒介渠道大力宣传,为员工内部培训活动开设奠定良好基础[7]。二是通过组织例会、集体讨论等形式对企业文化深度探究,为员工间的交流提供新形式,引导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进行深入探析,加大工作模式及方法的革新力度,稳定企业在新形势背景下的发展情况,在管理中落实企业文化理念,这也是核心工作之一。
例如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包括文化资源,经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投入,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重点培养员工的思想价值观,达成共同意识后为企业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高层管理队伍要重点思考制定涵盖企业文化内涵的战略目标,优化企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3.3常态化管理,提升企业影响力
企业影响力与企业品牌树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时期可以通过独立品牌的打造提升企业影响力,稳定企业发展地位,即结合全新理念以及发展形势,加大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方面融合力度。对此,一是可以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注重特色化企业文化的创造,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品牌建设工作良好成效[8]。二是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各项任务与职责的细致分配,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整合资源,为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的文化建设队伍构建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也为文化活动创建形成提供一个良好基础条件。
社会影响力在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中是关键条件,重点打造及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不仅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中占重要地位,获取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还可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成效。因此,现阶段,企业要通过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通过管理来为员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及氛围,持续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让其主动履行职责的同时还能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 结语
近年来,企业发展全面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优化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依托企业发展实况进行常态化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措施,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及员工职责、目标以及企业社会使命,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战略定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216-217.
[2]石琳.企业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文化产业,2021,3(31):130-132.
[3]邢杰彦.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商业观察,2021,6(23):46-48.
[4]吴雨桐.探讨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及发展形势[J].质量与市场,2020,42(11):89-91.
[5]刘琰.实施规范化企业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意义的论述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1(04):41-42.
[6]卢雪雅.试论当前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20,68(01):103-106.
[7]袁敏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广东经济,2019,6(12):62-65.
[8]吴闻达.浅谈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J].文化产业,2019,03(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