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博物馆“和合二圣”文创产品开发途径探索
鲍思羽 台州市博物馆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预示着博物馆进入文创时代,各地大型博物馆和相关行业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另辟蹊径,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创开发途径,台州市博物馆通过自身经历,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文创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整合
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提升国家软实力,各地政府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自此,博物馆文创产品一时成为博物馆界最热门的话题。前有故宫作为“探路者”的成功实践,后有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崛起之秀”。台州市博物馆作为台州市第一个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本地没有“前车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另辟蹊径,挖掘自身的特色,做了以下六点尝试:
1、扎根地域文化,梳理馆藏符号。“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出于审美和文化认同而购买的高层次商品,较一般的消费品有更浓厚的人文情节。开发文创产品是以馆藏资源作为依托,在深入理解藏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上,对其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升华的。台州市博物馆将目标聚焦到展厅的基本陈列,提取台州“和合二圣”元素作为本次文创开发的重点和创新点。一则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合文化是人与自然、社会和睦共处的生活理想。而被称为和合二圣的寒山和拾得是佛教史上的著名诗僧,因其和睦友爱被传作一段佳话,在台州民间和世界范围内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在做基本陈列时,学者专家对和合文化已经进行研究梳理,有较为详细的资料,便于文创产品在内涵上的延展;二则恰逢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 ”的战略目标,以和合二圣作为创作元素,不仅是对台州和合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市委市政府这一目标的呼应。
2、联合优秀社会资源,扩大市场接触面。在日常运行趋于稳定后,台州市博物馆便着手与拥有多年文创产品设计经验的台州本土企业确立合作关系,并授权其投入“和合二圣”的开发和打样工作中。而这种通过授权活化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方式,也有助于弥补博物馆在文创设计生产和市场经验方面的不足,提升各自品牌的附加值,让文化故事与知识传递的使命能够突破行业限制,践行博物馆作为内容出品方的社会职能,从而建立“1+1>2”的良性循环局面。
3、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提升社会影响力。台州市博物馆开馆四周年以来,客流量已突破138万人次,其中儿童青少年的参观人数占了总体流量的三分之一。针对这一目标群体,考虑到他们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等因素,台州市博物馆在“和合二圣”的设计上,避开了传统书画名家笔下寒山拾得粗眉大眼,丰颊高鼻的人物造型,转而采用了喜闻乐见的孩童形象。以“和合二圣”作为IP形象,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台州市博物馆相继开发出来涵盖童伞、帆布包、手机壳、笔记本等符合目标观众需求的产品,并首次亮相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从整体形象包装到产品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都受到了文博同行、专业观众以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甚至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取得了不俗成绩。
4、博物馆+文创,回报家乡反哺社会。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意义还在于唤醒文化记忆,当参观一座博物馆时,一件好的文创衍生商品能帮助观众留存记忆,把博物馆的展览、文物和其反映的社会思想带回家。“和合二圣”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微信后台询问度相当高。为了回报家乡,文化反哺社会,台州市博物馆推出的所有宣教活动,都会以免费赠送“和合文创”的形式,鼓励更多新观众加入博物馆的参观行列。每逢国际博物馆日和开馆周年纪念日期间,这样的活动不但能在短期内吸引超4000多人次的客流还能宣传博物馆,切实达到文化惠民的目的。
5、确保版权登记,丰富产品体系。“和合”系列产品的是对“和合二圣”IP元素的延展,在图案、形象、色彩、设计手法及材料等方面的运用相对较为统一。继试水义乌文交会之后,台州市博物馆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观众反馈,一方面对“和合二圣”IP形象进行了版权登记,以便更好地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创产品,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另一方面,陆续开发了文具系列和家居系列等文创产品,目前已批量生产的产品包括便利贴、文件夹、尺子、书签等12种,共计27款;已经打样,待进一步修改并生产的产品共计9种。博物馆是本土文化的精髓之地,而文创产品就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载体,文创产品的丰富内涵,能够不断地传递给观众积极的社会价值。2019年“和合文化”系列文创上架杭州湖滨银泰IN77门店,为进一步宣传台州市博物馆的形象打下基础。
6、感观与体验并举,拓展形象展示空间。文创展示空间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观众来到博物馆参观,在看了展览,参加完宣教活动后,最后来到博物馆文创体验区,带走一两件极富特色的文化产品,才是一次完整的博物馆之旅。在未来的计划中,台州市博物馆或将引入文创品牌集合店,在馆内打造一个集合书店、文创展示销售和文化体验的综合区域。在这里,本地观众,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国内各地博物馆的热门文创产品;而通过集合店的网络,台州市博物馆的文创也许将走进各大博物馆、旅游景点和交通枢纽,实现“双向流通”,真正做到“把博物馆带回家”。
结束语
对于中小博物馆而言,充分发掘传统地域文化,联合社会优势资源,积极提升社会影响力,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清晰地分析自身短板,用开放多元的思维,扬长避短,总能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创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金青梅,张鑫.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N].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
[2]钱倩. 基于市场环境下的博物馆文创发展途径探索[J].中国博物馆,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