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 >

浅析中国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12-02    阅读:953 次  选择字号:T|T

郑正    中共句容市委党校 


摘要:“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后,中国梦这个富有魅力的政治词汇广为传颂,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与殷切期盼。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中华民族对于民族复兴事业的奋斗不曾中断,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也是对中国梦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中国梦;实践;路径


一、站起来的中国梦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国库中的所有黄金和外汇被卷走,经济上一摊烂账。文化空白和科技空白,意味着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各项事业要从零起步。国际上一片看衰,美国人说,中国的问题就在于人口太多,粮食不够吃,中国共产党也不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就在这一片怀疑的声音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决心,进京赶考,坚决不学李自成,做成了许多难办的事,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难题。

民族独立,解放人民。一方面,从身体上解放人民。有些世世代代的贫农,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和耕具,可以不再依附他人,获得人身自由。另一方面,从思想上解放。文化知识是社会阶层最大的鸿沟。中国共产党做了几千年来没人做过的事,开展大规模扫盲,全国的文盲率从49年时候的80%下降到了1964年的52%,许多农民学会了识字、看报、算账。只有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才能行使政治权利,拥有政治生活,中国把“人民当家做主”落成现实,这是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我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比如纺织、粮食加工等等,重工业是我们工业的短板。但通过短短数年,1954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56年,制造出第一辆汽车和第一辆蒸汽火车,1964年,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制造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这么多个“第一”,意味着从无到有,中国从一个农业国顺利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花了三十年建起来的工业体系,正是有识之士从晚清开始就朝思暮想的工业梦,一百多年后,终于由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梦想。

二、富起来的中国梦

根据联合国统计,1981年中国的贫困发生率是84%,同一时间,印度的贫困发生率是60%,大多数非洲国家也只有51%。这个数据说明,中国是当时世界上贫穷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人所说的中国人吃饭难题,不幸言中,更有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完成拨乱反正,工作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随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而来。

改革开放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城市设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开放,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国从封闭型的经济体转变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改革效果很明显,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还排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到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到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是国家快速发展的奇迹,是一条不同于西方靠掠夺侵略积累国家财富的道路,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强起来的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在工业的具体指标上赶上英国、超过美国,追赶他人的意味很浓厚。中国梦的概念本身就含有自立自强的意义,我们不必追赶,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强起来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国家经济上的硬实力,还有思想上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变强。中国梦这个概念本身,就有自立自强的意味。

创新思想。社会主义诞生于五百年前,两百年前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我们中国人以特有的智慧,吸收马克思的理论,发展马克思的理论。毛泽东曾说过:“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让不被西方社会看好的社会主义制度,重新焕发出了能量,焕发了新生,让社会主义制度持续释放能量,让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世界上飘扬。

参与全球治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正体现中国的文化哲学。中国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不是为了显示力量,是为了增进交流。只有在交流和沟通中,才会产生理解,才会产生认同。要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相信中国。

四、新时代的探索路径

实现中国梦,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光辉成就,同时在奋斗的进程中,我们民族对于自身的历史,对于和其他国家的关联,对于在全世界中的定位,这些认知和理解都将提升层次。坚持走中国道路,提升战略定力。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华民族过去运用智慧,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明高峰,我们应该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能力有信心,我们选择的道路前途必定光明。

坚持弘扬中国精神,激发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很有韧性,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古埃及,古希腊等等都灭亡了,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每一次生死存亡之际,我们都不屈服,都有人站出来,挽救民族,挽救国家。中国精神代代相传,经得起历史考验,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结束语:

坚持开放与合作,谋求和平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人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历史一再证明,每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都是外向型主导经济。要实现中国梦,就要继续坚持开放,坚持国际合作,在一次次的国际对话和合作中,建立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李红梅.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J].江汉论坛,2016,(3).57-61.

[2]韩丽华.中国梦的中国哲学基础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12).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