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探讨
李义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财政统计站
摘要:基层政府作为制定该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部门,提高其经济统计工作效率对于该地区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技术的研发与运用为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与机遇。在实际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来提高自身工作的实际效率,已经成为现阶段基层政府统计部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大数据;基层政府;经济统计
0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所包围。这些数据的产生与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统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而经济统计工作作为基层政府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其实际的统计结果可以为基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更强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当前社会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此,基层政府统计部门就要高度重视大数据时代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所发生的变化,尽可能借助时代优势提高实际的质量与效率。
1 现阶段影响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因素
1.1基层经济统计工作任务量较大,但从业人员较少
近些年来,我国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经济数据较多,但很多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人员较少,这往往成为影响实际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推动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在这样的改革趋势中,经济统计工作人员需要完成的数据统计工作越来越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除了要完成固定的报表统计工作,还要对经济统计工作之外的人口数据、农业数据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全面统计,这就使得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重。其次,一些经济统计工作人员还需要负责部分地方性的专项统计调查任务,部分统计报表并未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与备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统计工作从业人员所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多。此外,专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往往也是导致基层经济统计工作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地区基层政府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基层政府的统计部门实际人数在十人左右,并且这十人中还包括领导人员、会计人员以及出纳人员,真正参与到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的人数往往只占总人数的一半。甚至在一些村镇级的部门中,并未设置专业的经济统计岗位,统计工作往往由会计人员负责。这些因素都直接对基层政府部门的经济统计工作质量造成影响[1]。
1.2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与技术不够先进
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传统的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与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经济数据统计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如果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不重视对其改进与创新,极易影响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的发展进度。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影响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与手段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由于经济统计指标、分组、调查方法以及汇总设计形式等不够科学而导致的统计误差情况;二是由于技术方法、申报以及提问等工作内容存在误差而造成的数据调查误差情况。在传统的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记录数据往往采取手写、计算以及打印等方式,往往容易产生各种误差,会对基层政府经济数据统计工作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在传统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工作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统计工作并未设置更加科学的总体统计规划,导致实际经济数据统计工作所产生的数据报表容易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从而影响到基层政府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2 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具体统计内容是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经济数据。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日常生活中数据产生的途径发生较大的改变,这使得当前阶段的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整与改进。
2.1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观念产生较大影响
受到我国传统政府工作观念的影响,部分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理念往往受政府职能影响较为严重,统计工作的改革内容主要针对政府内部制度的改变。传统的政府经济统计理念始终围绕我国以往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大数据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数据的产生以及统计已经不再依赖于政府的统计工作,数据的获取方式与发布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因此,基层政府在实际经济统计工作中仍采取传统的工作观念,则很难使其实际工作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2]。
2.2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制度与方法产生较大影响
在我国以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具体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也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数据量的增多,传统经济统计方法中的各种缺陷越发明显。现阶段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变得更加扁平化,同时对经济数据的统计、收集与发布也不再是基层政府的独有任务。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而产生,基层政府想要对其进行更加完善地统计,就需要对自身经济统计方法与统计制度进行积极改进与创新。
2.3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权威性产生较大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与机构开始提供数据服务内容,任何人都可在互联网平台中对数据进行获取与发布。这就导致在社会的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基层政府的经济数据统计职能开始逐渐弱化。加之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被发现、曝光,不符合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职能的期望,导致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受到较大影响[3]。
3 大数据背景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产生的积极意义
3.1推动基层政府经济数据统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经济数据产生的变化要求基层政府对自身传统的经济统计理念进行更新。基层政府统计部门只有不断结合时代发展规律对自身的统计观念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数据统计工作的创新特点,从而实现经济数据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实质性提高。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推动了基层政府对自身经济数据统计理念的创新。
3.2推动基层政府经济数据统计方法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经济信息数据从产生到发布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使得传统的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与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的经济统计工作。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基层政府加强各部门间有关经济数据信息的沟通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数据的透明性与公开性,这样可以使基层政府的经济数据统计方法与模式变得更加完善。同时,统计部门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使数据获取、收集、整理等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实现数据统计工作方法的有效创新[4]。
3.3推动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数据质量的提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法律中对经济统计工作相关规定与要求已经不再适用。对此,面对全新的经济统计工作环境,要求立法部门根据经济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获得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保证其实际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提高[5]。
4 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的基层政府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虽然大数据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仍然很难完全取代传统的经济数据统计模式,有限经济数据的统计仍是主要的工作内容。若从其他角度入手,则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高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此,需要基层政府统计部门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势探究出经济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与措施。
4.1从数据源头入手提高数据质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提高实际的经济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首先需要改进工作人员的数据统计思想,确保从业人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运用更加科学的经济统计模式,从而提高大数据技术在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中的运用效率。其次,要积极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多渠道与多方向的优势,以传统数据获取机制为基础,构建出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收集模式有机结合的新型经济统计模式,以此来提高经济统计工作的根本价值,从而满足时代发展对其所提出的全新需求。最后,基层政府要从经济数据产生的源头入手,加强与各种工商、税务等政府财政部门的联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经济统计体系,并借助大数据相关动态监测技术对行业中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监管。此外,对于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部门而言,在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经济数据的审核与管理,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审核流程,确保经济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基层政府相关统计部门也要加强对经济统计台账管理体系的完善,定期对各类经济统计报表等进行处理与存档。从宏观角度来看,统计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对各类经济报表在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细节问题进行规范。如对报表进行收集整理的时间限制,从经济数据的源头入手,提高实际工作成果的质量与效率,确保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效果[6]。
4.2加强对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大数据意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大数据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是帮助基层政府统计部门形成科学的大数据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统计部门的大数据思维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有效提升实际经济统计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升各种大数据技术在实际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中的运用效率,同时还可以杜绝缺乏对经济数据进行应用意识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教育活动负责人员应当结合相关经济统计法律中的具体规定明确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实际主体,并将大数据思维通过网络平台、公告栏、粘贴宣传语等途径传输给统计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使其在这些宣传教育内容的影响下,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有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认知。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数据统计部门在对统计人员进行考核以及日常工作成果检验过程中也应将其对宣传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纳入具体的考核标准。通过高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经济统计队伍中的大数据思维水平[7]。
4.3提高经济统计工作的服务质量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要始终坚持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服务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履行基层政府统计部门应当发挥的监管咨询以及经济数据统计等责任,使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成果能够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要提高经济统计工作的服务质量,首先要提高对投资、贸易等数据信息统计的时效性,这样才能通过实际的统计结果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市场经济的具体变化情况。其次要根据当前区域中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编写更加科学的经济统计分析报告,从而为政府的市场经济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再次要对不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调研,探究出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此外,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情况等进行科学预测。通过这些具体策略可以提升基层政府统计部门的服务质量,提高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更强的动力[8]。
4.4加强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专业队伍的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中,基层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指的不仅是对经济数据的描述与整合,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一些隐藏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要更好地完成上述这些工作内容,往往需要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经济统计专业知识储备、较强的经济统计能力以及较为先进的大数据意识,并能够在满足大数据时代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对基层政府而言,就要加强对自身经济统计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法治观念以及大数据意识等综合素质,并加强对其发掘分析隐藏经济数据能力的培养。首先,基层政府需要定期组织对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培训方式提高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经济数据的发掘与分析能力,并锻炼其对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意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可以聘请当前行业中的优秀工作者或专家学者提高培训活动的整体质量。其次,对单位经济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时,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培训活动开展的频率,并将统计人员的培训活动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此外,要根据经济统计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优势的不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统计分管制度,从而确保经济统计队伍实际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5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统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数据统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在现阶段的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中,大数据统计技术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基层经济统计方法。对此,作为基层政府的统计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大数据时代各种先进技术的优势改进传统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以此来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建设工作提供更强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勇.大数据对基层政府统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15):102-103.
[2]李宜颖.新常态下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17(3):139.
[3]臧志生.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J].财讯,2021(34):187-188.
[4]范荣梅.加强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J].南北桥,2021(24):151-153.
[5]樊珉慧,王安明,詹先萍.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环球市场,2020(6):226.
[6]王金平.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1(22):129,132.
[7]陈雪竹.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2(15):95-97.
[8]魏春香.试论大数据背景下的基层统计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16(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