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 >

浅谈青年人才培养与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12-18    阅读:792 次  选择字号:T|T

孔令喆     山东高速资源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与企业制度的革新,让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青年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并使其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通过人才战略规划,企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人才战略,强化制度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年人才;企业发展;人才战略;经济效益


0 引言

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与青年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战略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让青年人才成为企业盈利的主体,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机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引入人才战略,强化企业制度建设,为企业利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1 企业青年人才的特点

新时期,企业青年人才在思想与意识方面有着开放和超前的特点,所以企业在培养青年人才时,需充分掌握青年人才的特点,并以此为前提条件,助力企业调整经营方向,提高经济效益。当前青年人才具有以下特点:

1.1拥有强烈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年人才对工作的看法逐渐由“挣钱”转变为“价值”,青年人才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事业心强、责任感重,能够以端正的态度立足自身岗位开展工作,努力获得工作带来强烈的成就感[1]。青年人才希望企业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获得一份发挥专业技能、实现自身价值、发展潜能、保障权益的成长机会,为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青年人才对自我价值愿望的实现,也是企业转变人才战略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

1.2拥有提高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意识

青年人才普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受条条框框约束较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无论是进取意识,还是创新意识,都在青年人才身上充分体现,青年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内在氛围。青年人才文化水平较高,信息接受渠道广阔,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思想意识转变较快。青年人才渴望通过磨炼不断提升自我,因此企业可依靠人才战略规划调整经营战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3缺乏归属感,企业忠诚度降低

青年人才思想活跃,对待新事物充满好奇,能够更好地接受新事物,与企业现有员工相比,青年人才更具有活力。不过,青年人才容易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自身责任意识有所不足,对待企业的忠诚度偏低,这需要企业加强对青年人才的管理,强化其责任意识,同时采取柔性化管理措施增强青年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人才自由流动、自我价值创造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


2 人力资源与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1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支撑

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人的使用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重视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期间,应充分认识人才在岗位中的推动作用,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企业人才培养是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组织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梯队工程”,或者创办企业大学等。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特殊经济力量,能够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注入新鲜血液,助力企业高速运转,推动企业经济发展[2]。

2.2不同行业的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要求不同

不同的行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存在不同的差异,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企业早期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设备落后,企业多数依靠人力推动生产,所以对人的文化水平、工作实践能力没有过多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机械化设备的普及,企业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对青年员工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企业青年人才必须具备专业创新能力、沟通组织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

2.3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内在关联

人才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质量的人才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动态,助力企业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及提高企业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进而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人才管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效率的人才管理可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将青年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使其在岗位中充分发挥人才积极作用,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 强化青年人才培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联性的有效途径

3.1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引入人才战略

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引入人才战略。现代化企业可通过精简优化人员结构,从战略角度入手做好对人才的监督与指导,在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同时,迎合企业市场经营现状,对企业发展战略作出调整,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对于现代化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不再仅是进行传统的人事工作安排,而是要从战略角度考虑,加强对青年人才资源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同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按照企业市场经营现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考虑制约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加大对人事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

青年人才的培养应作为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提高人才战略的科学性,持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优秀青年人才。企业通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市场供给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多措并举引进人才,以便对后续经营发展作出调整。

大力发挥青年人才引进作用,通过科学选才,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招聘人才,将良好的品德作为人才培养标准。比如对技术类人才,要求人才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学历和个人能力水平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又如对销售类岗位人才,要求销售人员能够采用高超的销售技巧达成交易,提高人才沟通能力,促成交易的完成。根据企业客观环境需求选拔人才,重视工作实践经验,将其纳入人才选拔的重点,以实践效果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据。

3.2强化制度建设,提高人才管理水平

为了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企业应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长远战略规划的重点,围绕青年人才管理的制度化,健全青年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将优秀人才培养和选拔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基于制度方面规范人才选拔、任用与考核等工作,为人才培养与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在企业内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依靠人才自身努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用人观念,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妥善管理,为人才自由流动、自我价值创作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二是制定青年人才成长战略,在提高青年员工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的同时,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手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青年员工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根据其兴趣爱好、技能水平、知识背景等情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将职业目标引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实现二者的协同统一。三是开展育人工程,打造企业内的学习型组织,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参考青年员工知识结构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技能水平、管理业务方面的培训,为青年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4]。

3.3创优企业环境,增强工作竞争力

搭建良好服务平台,为人才打造以“行业集聚、产业协同、人才汇聚、创新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树立“互联网+”的人才服务理念,为人才提供安心工作、潜心发展的环境,从而更好地留住青年人才。

企业内部形成尊重青年人才的良好风尚,做好宣传工作,实施战略性人才管理,优化青年人才结构,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扩大企业后备人才资源储备,拓宽人才流动渠道,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加强青年人才执行力建设,树立正确发展理念,打造良好青年人才形象。要求青年员工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要尽可能地与企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加强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融合奖励激励与约束措施,提高人才沟通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将能力建设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内在环境[5]。

3.4构建创新培养机制,挖掘人才潜力

从人才工作创新角度出发,注重人才培养成效,促进人才战略的升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人才看作是企业经济发展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如何实现对青年人才的合理培养,创新企业经营发展机制,提高经济利益,这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要构建创新发展机制,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企业人才优先发展机制,坚持系统化、长期性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充分挖掘人才潜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生产能力的目标[6]。

企业应不断创新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人才潜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企业的发展包含“人”“财”“物”三方面要素,“人”在企业经营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企业资金流向与物品使用,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经营效果。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方案,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不能将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要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依靠高质量人才推进企业经济发展[7]。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知识中涵盖了人才技能知识、企业经营策略、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企业应合理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帮助青年员工巩固知识基础,加深对岗位工作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可以转为知识资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以往的人才培训模式相比,以经济发展为需求的企业青年人才培养,不仅是传授操作技能,还要培养自主知识的能力,深入挖掘人才的发展潜力,让人才能够助力企业经营水平与利益的提升。依靠企业内训人才选拔与培养方案,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训与评价,综合线上线下两方面优势,打造专业化与成熟化青年人才队伍[8]。

明确青年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战略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比如“雏鹰计划”以新入职的大学生为对象,“飞鹰计划”以刚刚入职两年以内的普通青年员工为对象,“精鹰计划”以培养有潜质的青年管理干部为对象,丰富企业人才储备。管理者作为企业生产与经营的中坚力量,培养青年管理人才,有利于加快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的前提条件是有明确的青年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青年人才拥有十分干练的业务能力,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做到言行一致,将自我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关注企业长远利益发展。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职业化问题,完善企业任职资格体系,根据行业知识与技能标准,为强化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企业当前经济发展态势,按照未来经营发展方向与经济发展需求,在人才培训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企业青年人才队伍,优化人才专业技能结构,鼓励人才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如调整青年人才学历结构,可采用自学或远程教育等渠道提高学历;再比如优化人才职称结构,可通过鼓励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职称评定等方式。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关键是调整企业人才结构,将培养青年管理型人才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兼顾对技术人才的培养[9]。

根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现状,合理制定青年人才培训计划与经费预算,转变观念,将人才培养当作一种投资行为,调整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支出与投入,定期对青年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人才个人能力与技能水平,培训后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分析,让青年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青年人才综合能力提升的共赢[10]。

4 结语

在企业现代化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青年人才作为企业内鲜活的“血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提升人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让人才能够实现自我理想与人生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仙娥,郝奇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J].生态经济,2015,31(4):166-169.

[2]王鹏.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1.

[3]周敏,李海铭,黄燕燕.植入企业经营流程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对外经贸,2022(5):156-160.

[4]钱军林,韩旭莎,袁爱萍,等.浅谈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J].中国金属通报,2022(9):144-146.

[5]唐贞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经营活动探析[J].商业文化,2022(2):42-43.

[6]张玉双.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瓶颈及对策探析[J].消费导刊,2018(14):179,181.

[7]李魏林.浅谈如何加快青年人才培养为铁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J].新丝路:中旬,2021(7):1.

[8]王东旗.浅谈如何降低施工企业青年员工流失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J].工程管理与技术,2019,1(1):36-37.

[9]董玮,江竹君.浅谈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人才培养使用创新[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5):215.

[10]严丽华.论人才培养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及拓展路径[J].中国市场,2022(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