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 >

关于乡镇财税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09-23    阅读:486 次  选择字号:T|T

韩秋菊    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


摘要:在我国的财政模式中,财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乡镇的发展程度,同时还会深刻影响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因此,如何做好乡镇基层单位在财税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工作,正确掌握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了解乡镇基层群众在财税保障上的要求与想法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乡镇基层部门要了解当地群众的基本情况、基本诉求,并根据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行动计划,保证财税支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强化相关部门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实现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

关键词:乡镇财税;保障体系;财税体系;基层建设;税务征收


 0引言

从乡镇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工作的首要内容应当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基本要求为主。其首要做法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按照国家指定的相关政策采取行政活动并进行基础性的政府职能性工作,尽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与权利。在上述的基础上,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乡镇部门应当发挥基层部门的力量,因为乡镇政府部门在我国属于基础部门,其同群众之间的联系是紧密且重要的,是基层群众了解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渠道来源。乡镇的财税部门建设不仅要同该乡镇各个部门进行紧密配合工作,同时还需要合理地安排税收活动,尤其是财税保障体系建设。这既是保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向可持续发展建设上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科学化现代管理的需要。

1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

  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会导致研发资金严重限制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乡镇企业通常是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这类企业过于依赖原材料。结构和能源资源的变化,使乡镇最初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被削弱,为促使乡镇企业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必须走发展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问题,由于运营成本的限制,一些城市不得不对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购买,因为在短时间内企业运行过程中无法对生产方式进行有效提升,所以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支持。购买当地企业并使用相关的环保设施来改善城市周围的环境。所谓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不单单是对各个乡镇单位在财税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更是对每一个在乡镇部门基层的工作人员而言。在从事乡镇财税工作时,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以及人文特点。例如新疆地区的各个乡镇特点就是“地广人稀”,且新疆各乡镇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居住在此的群众一般难以通过外界了解财政税收的情况,只能根据当地乡镇的财税管理部门获取信息以及政策状况。此外,很多地区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相对优越[1]。例如长三角地区或是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加持下,使其乡镇发展较为迅速,当地居民也随着这股“浪潮”开始进行自主创业,而这种情况则同我国大部分的乡镇税收保障制度是不同的,当地部门应在基础财税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当地从事商业活动居民的税收工作,科普国家税收的重要性,加强当地居民的税收意识。在各个乡镇进行财税工作时,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状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当地政府对该处所关心的重点人群,例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者等,抑或是由于特殊情况而导致只有该乡镇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之前的黄河流域上游由于企业不规范地投放污染物导致当地水质出现严重问题,进而导致下游村镇的居民出现集体传染性疾病,而这些居民则是当地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在乡镇财税部门了解当地居民情况、人文地理状况后,应当掌握当地各种政策以及行政工作和社会的关系网络,了解当地居民的财税负担以及在税务方面的想法与需求,更深入地聆听群众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该乡镇部门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当地的税务财政部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当地的税务财政建设,实现乡镇财税保障工作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避风港”[2]。

2符合当地情况,积极取得联系

所谓的“积极取得联系”主要是同上级保持稳定的联系工作。乡镇财税部门应当进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财税制度建设。在财税建设的制度政策保障方面,我国虽然同其他发达国家以及中度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国情的不同,造成我们国家财税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国家。而我国的财税政策是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基础进行的制度制定工作。因此各乡镇可以根据我国在财税方面的制度,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或者是其特殊情况进行学习,并实施工作。各个乡镇也可以根据上述特殊情况向国家进行申请工作,并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在财税政策方面的制度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尽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加“细致化”“精确化”融入当地的财税建设。各乡镇基层部门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还应积极同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建立即时、便捷、有效的联动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基层部门可以迅速向上级反映情况,寻找解决办法,确保国家财税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以及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能赋予基层更加专业的指导意见和理论价值,可谓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乡镇财税保障工作“有迹可循”,还能够有效避免因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而解决办法不得不一致所导致的各种问题[3]。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部门问责制度

很多乡镇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人口较少,人才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在建设初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尤其是在财税方面,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财税以及法律知识,如果这方面知识缺乏就很容易给群众带来误导,也增加了上级部门的工作难度。第二,相关人员在工作上的分配较为模糊,尤其是在行政和财税方面的划分,很多乡镇政府部门负责行政接待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要进行财税方面的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根溯源”,无法快速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想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乡镇各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采取教育培训制也可以采取奖惩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其次,各个乡镇政府部门应当加大人才收纳的范围,加强自身的福利建设,以更加丰厚的福利以及薪资吸引周围地区的人才,形成一支富有专业性的人数庞大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乡镇队伍应当积极响应上级的领导与号召,全面统筹与协调基层同上级之间的工作,加强基层群众对上级工作的重视度以及支持度。最后,加强人才队伍的考核工作,对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加以批评和教育,对当地政府以及基层群众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与奖励。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制度体制设计上应把建立完善乡镇财税保障体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在考核过程中若存在专业性较差且教育后仍难以进步的工作人员,应进行问责与淘汰,确保财税工作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为群众树立健康、正面的政府形象,为我国的基层财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流程

各个县镇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加强以乡镇实际情况为基础依据的财税保障计划的建设工作。该财税计划主要包括:关于乡镇财政支出方面的工作计划、关于乡镇税收征收方面的工作计划。与此同时,应当建立起以财政为基础的并且符合当地情况的预算计划。各个乡镇政府部门应根据上述计划细化当地的财税工作。在财税计划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乡镇政府应积极地与上级取得联系,并根据情况将计划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尽最大限度保证财税计划能够合理实施。因此,从目前乡镇财政体制安排的“收、支、管”现状来看,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制度和体制安排,更谈不上有力保障,不利于进一步保障促进乡镇政权的建立巩固[4]。

5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提高财税保障效率

在进行财税工作的过程中,各地县镇部门应当加强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合作。而所谓的政府其他部门不仅指的是当地乡镇政府的其他部门,同时指的也是其他地区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可以在文创领域,可以在生产领域,同时也可以在行政领域。例如各地的公安局派出所、税务局、工商局、林业局等。乡镇政府可以积极地同上述部门取得联络,并积极地同各部门配合展开工作,加强各方面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在财税部门进行工作时,面对不配合的群众与企业,该部门可以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进一步地取得其他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与此同时,当地部门也可以积极地同村镇比较有名望的前辈或是村社干部进行交流合作,进一步了解推动基层财税保障工作的难点以及突破口。此外,也可以寻求上述个人的帮助,在很多时候当地有名望的群众更能够取得大家的信任。在推进财税保障工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当地的宣传工作,将财税政策的重点以及部门的行政重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群众了解与吸收。具体办法可采取以下几种: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利用传统“大字报”的形式让当地居民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可组织讲座,邀请当地居民来听讲座,帮助当地居民深入了解政策等,尽最大限度让群众知道财税保障政策对他们的重要作用[5]。

6强化监督工作,保证政府廉洁

众所周知,无论是财税政策建设工作还是在其他方面的政府建设工作,保证政府的透明与廉洁都极为重要。因此,在基层乡镇财税建设工作中,各部门应当主动建立起以乡镇监督为主的力量,并开放该乡镇的举报建议窗口,做到“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说话”的基本宗旨。乡镇普遍感到工作责任越来越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风险越来越大,同时保障完成工作的职权越来越小,财政经费越发相对紧张,呈现出明显的“责、权、利”不相称,事权和财权不相应的状况。因此,这就需要形成以基层群众参与为主的财税监督制度,让群众参与到财税工作中来,不仅能够保障乡镇政府部门的连接性与透明性,同时还能够取得当地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保证当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黏稠性”。若在当地的财税工作中发现问题,例如贪腐问题、工作人员不负责任问题等,乡镇财税部门应当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从严的工作态度,同时要将解决的办法以及处理的措施进行全乡镇的公证,让全乡镇的群众都知道当地政府面对问题的工作态度,实现乡镇财税保障制度的公正廉洁,并推动其向更加高效的发展防线前进。

7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与投入工作

在推动乡镇财税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改进当地相关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的教育平台来培养当地乡镇财税保障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并帮助其获得专业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在财税方向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关工作。为了实现以乡镇等基层村镇为基础的农村技术人才和财税人才的广泛招揽模式,当地政府以及乡镇各个基层部门可以积极学习以医院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规培”(即不同程度规模的专业培训)等,让乡镇各部门学习最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帮助乡镇提高财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实现这些策略的关键是模型的完整性。培训平台建立后,需要相关的评估和反馈机制[6]。例如通过计算员工的就业状况,可在培训后测试培训平台的实际效果,确保培训效果的提升。在人才招聘方面,鼓励公司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进先进的人才,国家出台在职工待遇方面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措施,提高技术人才的税后收入水平。在提高人才和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所得税前费用按自身利益或其他基础的一定比例扣除。对已经拨付和正在使用中的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实现不同企业单独核算,为高效展开税务监督奠定基础。这对减轻公司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职工培训。

8结论

加强巩固乡镇政权需要财税体制保障。乡镇政权位置特殊,是我国现行五级政权体制的最低一级政权,担负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四级政权部署安排工作任务的重任,需要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诉求。因此,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建立完善与乡镇政权相适应的财税保障体制,既是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摆在各级领导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乡镇一级的财税工作是政府财税工作的基础部门,也是急需要提高与完善的部门,应该建立起以地方政府实际相联系的财税计划,建设科学和专业的财税队伍,积极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财税工作的透明度与廉洁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财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对财税工作的系统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依林,朱妍文,杜志云.郑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体系建设的系统规划与实施 [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0(3):48-49.

[2]《北京城市运行环境管理长效保障机制》课题组.北京城市运行环境管理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对策研究 [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0(3):33-35.

[3]周珊,井淇,戴萌娜,等.基于SWOT-CLPV分析法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8,34(5):702-706.

[4]孙文莉.试论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商讯.2020(13).44-45.

[5]池兰芳.“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泰顺县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26-27.

[6]邵立华. 新常态下乡镇财税管理策略探究[J]. 消费导刊,2018(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