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 >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向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06-09    阅读:991 次  选择字号:T|T

张勇    贵州省职工医院


摘要: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会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完成经营决策工作。现如今,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需要对会计报表深度分析,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发现当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问题;对策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此时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准确判断企业哪个流程出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老板决策指明方向;其次,会计报表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起到关键性作用;最后,还要找到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夯实基础。


1企业会计报表分析

1.1企业会计报表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报表分析是企业原始资料汇总,进一步加工,搜集有用的信息,运用专业的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实际,得出有用决策的一种专业技能方法。主要有结构比较分析法、相关分析法、计划与实际完成率分析法。会计报表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并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推算出本年度的预期经济状况。

首先,从静态资产负债表进行速运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分析。其次,从动态利润表中分析毛利率、利润率、净利润率。最后,从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筹资能力、投资能力、现金流量能力[1]。

会计报表分析工作是财务部重中之重,面对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做好内部财务相关工作,及时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全程进行监督,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降低风险。

1.2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

首先,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企业高层了解各项指标的实际和计划完成情况。本单位的任务,考核管理者管理经济活动的能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方向,制定措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实以及企业高层的有用决策。

其次,它有助于地方经济管理部门了解该地区经济状况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向上级汇报,为地方产业优化和经济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再次,有利于企业、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特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然后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增长能力等,以制定为未来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上级管理者的监督,如财务、税务、业务等控制企业管理的部门。在财务报告的帮助下,可以控制企业对国家会计制度的遵守情况、是否存在逃税、是否存在虚假账户等[2]。


2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1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信息未在报表中反映。

目前,仍有很多非财务信息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决策有用,没有纳入财务报表,甚至没有纳入财务报表。 例如: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资源指标、流程基准、增长潜力等非财务指标。 但是,这些指标对决策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2财务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

1) 趋势分析及其局限性。

趋势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中的相同头寸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方向,以识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趋势。重点是比较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果一年中经济活动出现拐点,那么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无法比较。

(2) 比率分析及其局限性。

比率分析:是指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项目数量进行比较,得出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和逻辑关系的财务比率,作为披露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的一种方式。地位。尤其是比率分析,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盈利比率、经营能力比率等指标。但是,比率分析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财务比率架构不严密。

财务比率的分析是根据单独的比率进行的,每个比率只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济活动状况的一个或另一个方面,例如,流动性比率反映偿付能力,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管理的效率,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等等。正是因为对比率的分析侧重于单个比率,每个比率都过于关注自身反映的方面,这导致整个指标架构不够强大。

②公司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公司方向和发展阶段等方面,使得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比例相同的指标缺乏可比性.不同公司或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期选择的财务策略和会计方法不一致,也会导致它们之间的比率指标丧失可比性。

③比较当前的分析系数很难确定。

对创业潜力的持续分析,其比较标准主要根据国际惯例制定。但国内外市场差异巨大,交易种类繁多,难以合理确定比较标准。

2.3报表数据的时滞性及计量方式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与反映在其中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活动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过去的情况并不代表业务的未来前景。根据反映企业过往状况的财务报表计算的指标仅具有参考价值,在对企业进行决策时并非绝对合理。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可以用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基于货币单位价值的不变性,但在现实中,货币的单位价值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报表上的数字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这充满了报表使用者误解的风险。

2.4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

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提升企业形象,或者从避税的角度,会篡改财务数据,导致会计报表不真实,财务和商业信息严重虚假。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人为出错,造成数据失真,也会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导致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得真实有用的信息。


3会计报表分析对策

3.1分析企业会计报表要坚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原则

财务指标体现的是企业发展历史数据,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只重视分析企业财务指标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有必要重视分析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资源指标、规范流程指标、成长潜力等非财务指标。①战略目标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确保资源能合理配置进行顶层设计,对企业在特定阶段内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价值;②资源指标是指体现与企业利润相关性的资源信息;③内部管理制度也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确保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④企业成长潜力指标。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和企业资产同样重要。职工的成长是企业发展潜力,因此分析企业会计报表时要重视分析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才能制定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激励指标[3]。

3.2提高财务分析师的专业素质

如果财务人员只懂会计学和会计学,而不了解企业业务运作,不掌握各种成本控制点和利润重点,只能从数据的表面进行分析,就找不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远远跟不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专业财务人员可以凭借其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对财务分析方法的熟练程度,从看似难以区分的会计数据和指标中找出问题,为企业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出具可行性报告。

3.3逐步完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首先,全面分析财务分析的原则,从各个维度和角度加以贯彻和分析。企业在分析会计报表时,应结合企业思维、财务思维、风险控制、融资思维等多种思维,以达到综合分析的目的。

其次,企业财务分析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会计报表时,我们应该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的原则。

最后,企业财务分析应实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传统方法中,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即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将各种指标结合起来,对收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通过分析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错误[4]。

3.4优化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较多,由于不同方法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各自存在优势与缺点。基于此,企业在不同的发展下,不能够单一的应用一种分析方式,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分析方法对会计报表分析工作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为了能够准确分析会计报表,企业需要不断优化、整合会计报表的分析方式,通过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式进行充分的结合应用,重新构建分析体系,并确保此体系具有系统性、健全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具有价值的信息数据。

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式,由于这两者不仅能够互补还是统一进行的,因此,财务人员在分析某一会计要素的过程中,需要在定性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加用定量分析。同时,需要充分整合、分析企业历史数据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以会计报表数据为准量化评价结果。

除此以外,需要更好的通过动态、静态相互结合额方式进行分析。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同时对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静态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财务数据的动态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判断企业日后的发展情况,降低风险问题,提前做好相关控制工作,从而提升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企业快速发展[5]。

3.5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分析效能最大化的关键和基础。缺少真实性这一关键基础做保障,后续一系列工作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会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依赖于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将数据信息真实性的理念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求当中。首先,企业的领导者牢固树立数据真实性的管理理念,不能为了不当利益默认甚至是放任会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其次,建议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信息真实性监管部门,对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当会计报表完成后,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核实,才能应用到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制定等方面。再次,企业要对会计信息提报、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行强化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的会计财务指标分析也应当体现动态性特点,构建动态指标分析体系,确保会计信息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企业会计人员要杜绝“闭门造车”的问题,要深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同时,要尽量提高会计处理和分析的工作效率,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需要第一时间开展会计核算处理,杜绝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确保企业财务信息数据能够为企业决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精准的、有效的参考依据。最后,企业要对报表信息披露的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尽可能地缩短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无论是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及时通报给有关人员、部门,以确保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为下一阶段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和战略的调整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6]。

3.6完善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质量。一是要对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以及附注信息进行完善。结合企业会计报表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规划一个明确的发展前景。通过补充非会计信息以及与企业发展有关的市场环境等资料,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整体质量,从而让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更加全面、全方位地了解企业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情况、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以及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等各种相关要素,保证选取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的合理性。另外,完善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以及附注的信息,能够解决企业的会计报表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的问题,有利于相关投资人、管理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整体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二是在会计报表分析中引入现金流指标。现金流指标无论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还是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中引入现金支付保障率或者现金的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的实际流量情况,以此体现企业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同时,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偿还到期债务或者支付利息。再如,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引入现金的债务总额比或者现金的偿还比等指标数据,能够更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长期偿债的能力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偿债能力[7]。


4 结语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全面真实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使用企业会计报表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传统报表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决策的需求,因此,只有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会计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财务指标的分析,又兼顾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陆园.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1(33):102-103.

[2]许纬.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71-172.

[3]高洪波.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企业会计报表影响分析[J].新会计,2021(5):57-58.

[4]安慧.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浅探[J].消费导刊,2021(31):175-176.

[5]黄蕊.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J].商情,2021(9):5.

[6]李群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21):120-121.

[7]朱孝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