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叶飞 都昌县汪墩乡七角中心小学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考过程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近些年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很多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难于理解。鉴于小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
1重视感性经验积累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其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积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进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 “圆”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对圆周率的约数等基础知识形成准确记忆,但对圆的特点却缺少深刻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 “割圆术”的相关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直尺、线等工具来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计算圆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并通过剪裁圆形纸片的方式来验证 “割圆术”,最终确定圆周长与圆直径间的倍数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对 “圆”这一概念形成清晰的认知,为之后学习圆锥、圆柱等相对抽象的知识奠定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思考的核心动力,对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鼓励其投入到对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思考探究活动中。例如,在教授 “年、月、日”相关知识时,教师如果单纯向学生灌输大小月、二月、平年、闰年等知识,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日历,并将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以及重要节日标注出来,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思考关于长方体的知识点,然后鼓励学生自制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4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用图形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知。其次,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充分重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善于思考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依然十分重要,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一是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认真挑选习题,选择有价值的习题强化学生解题思路和条理清晰训练,强化学生的逻辑性、条理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杂乱无章,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要先从局部入手,找到问题主干,然后再把握整体,对主干进行补充修饰,进而通过分析迅速找到解题方法。二是加强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到的每一个公式必须正确,切忌张冠李戴,所用公式须有正式来源,不能凭空臆造。使用到的数学定理需要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并加以分析,不能超出定理涵盖范围,要符合使用的先决条件。加强思维严谨训练同样需要教师布置有用的课后习题,通过学生在做习题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思维错误和严谨程度,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加以指导、改进。三是注意拓展学生解题思路的广度,教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求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以多种思路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做到一题多解,还要做到举一反三。
6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找准提升点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否准确且及时地找到突破口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符合目的地对学生做思维训练、是否有意识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刻、更加灵活的探索。首先,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角色作用引导学生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还要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本质所在,重视培养学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钉子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深刻性思维。其次,要加强学生思维上的快速转换。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和布置大量习题进行强化训练,通过不断的磨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最后,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所能做的主要工作是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多种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在学生独立思考环节引导学生敢于大胆联想,善于把数学中的各个部分归纳起来,使学生主动发现其中的联系。
结语
总之,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思维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霞,张晓丹.小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调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9.
[2]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