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泡沫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练丽源 山东省济南市齐鲁工业大学
摘要:金融泡沫给一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如同一个整体,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一国发生金融泡沫可能会牵连很多国家,最终会引发世界经济社会动荡,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泡沫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并且要加强防范金融泡沫现象的发生。本文简要介绍历史上著名的金融泡沫事件,并根据金融泡沫的特点简要分析可能导致金融泡沫发生的原因,进而为防范金融泡沫的发生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金融泡沫; 经济发展; 虚假繁荣
金融泡沫是由于人们高估了资产的价值而造成该种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现象,导致资产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而过度升高,最终泡沫破裂会给投资者还有整个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引起社会动荡。历史上发生过好几起经典的经济泡沫现象,例如法国密西西比泡沫、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等。
1、经典金融泡沫概述
郁金香泡沫发生在16世纪的荷兰,也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一次经济泡沫。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许多达官显贵将郁金香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最疯狂的时候一支郁金香与一幢豪宅的价格一样,但好景不长,泡沫的破裂是从卖方大量抛售郁金香开始的,短时间内郁金香的价格一泻千里,泡沫正式破裂。
英国南海泡沫的兴起源于一家名为南海公司的成立,该公司在英国政府的极力保护下公众对该公司十分看好,投资者趋之若鹜,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自此,公众开始清醒过来。许多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导致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南海气泡”由此破灭。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的产生是源于一家可以发行货币的私人银行,并设立拥有垄断权利的密西西比股份公司且发行股票。在当时恰巧法国国债贬值但股票价格在不断上涨,股票一上市就被人们抢售一空,股票价格直线飚升,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境地,法令表示,禁止任何人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硬币,随之股民信心下跌,密西西比股价暴跌。政府的干预也没有能挽救市场的信心,泡沫由此破裂。
2、金融泡沫发生的原因
首先,历史上经典的金融泡沫都是受政府干预或外人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盲目追随并且加入到投资队伍中来,正所谓“羊群效应”,人们很容易跟随其他人的投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盲目跟风是人的普遍共性,这样虽然节约了时间成本,但一旦出现失误需要自己承担损失;另外,人们都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不少关于此理论的实验来证明人类的这种心理,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多数人对于自身的评价过于自信,都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充满信心,认为自身的判断是准确的,当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中错误估计资产价格时金融泡沫现象便发生了。
其次,金融市场上的有限注意也是导致金融泡沫发生的原因,一方面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信息,人们往往会注意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比较显著的信息,而忽略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显著的信息,当一件物品或资产被炒得很热时,公众的口头传播和媒体的介入都会使问题扩大化,公众的关注点都会集中在该事件中,这必然会是显著的信息,会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另一方面,有限注意导致信息层叠,简言之人们即便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是跟风现象的情况下,依然会放弃自己挖掘信息的机会,而接受大家普遍接受的做法和想法,从而跟随大众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因此,有限注意和信息层叠效益是金融泡沫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声誉效应是影响投资者进行决策判断的重要原因,当机构投资者不确定自己的决策和投资方案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利益时,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往往会基于大多数人的选择做出决策,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旦出现失误给公司带来损失时,他们便有理由为自己的失误辩护,因为大多数人的决策都是如此,自己失误便显得没有那么严重,这样一来对自己的声誉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会致使许多机构投资者出现跟风现象,因此声誉效应是导致金融泡沫发生的原因之一。
最后,由于公众对金融知识的认识水平有限,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均没有了解,导致人们对出现的许多现象和事件无法理性分析,以我国的情况来说,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超过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散户和小户居多,他们个人主见较少往往是随波逐流,跟着大部队的步伐盲目追随,很容易将某一资产或物品的价格推向高峰,导致泡沫的出现。
3、防范金融泡沫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3.1发挥政府的正确引领作用
政府的监管与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金融泡沫的发生与政府的举措逃不了干系,例如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等经典泡沫事件都是在政府的煽动下助长起来的,当时的政府没有意识到后果会如此严峻,错误判断了当时形势并对某一商品盲目的投资与追捧,对当时形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助长了金融泡沫事件的发生,这就警惕政府对出台的政策和做出的决定要十分慎重,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可能会对公众的行为起到引领作用,会影响公众的行为和决策,因此要发挥好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对于不正常的行为和现象要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历史上的错误,莫使悲剧重演。
3.2增强公众的金融知识水平
普及公众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例如举行金融知识宣讲会、举办公益演出、将金融知识融入到社区的宣讲或开展金融知识“入乡”活动等,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公众方便接受和学习,使群众对基础金融知识有所涉及和了解,提高全民金融知识水平,降低盲目跟风现象的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随之而来,提高国民的风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将金融风险意识植入公众的思想意识中,提高全民的金融素养,力争降低乃至避免金融泡沫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2]丁小愚,齐勇.浅析中国股市中的行为金融现象[J].金融与经济,2008.
[3]饶育蕾,盛虎.经理人心理和行为偏差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评述[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
[4]王舒曼.投资者情绪变动与股市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