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下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王洁瑾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摘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增大,给我国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我国涉外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了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及外汇掉期产品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最后对企业如何更好的运用外汇衍生产品提出了管理建议。
关键词:外汇衍生品;外汇风险管理;财务中性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改变单向升值趋势进入双向波动阶段。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宽,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高达10%。我国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汇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作用愈发凸显。
一、我国涉外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外汇衍生产品对外汇敞口的总体覆盖率 较低
目前,涉外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办理外汇衍生工具主要有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对外汇敞口的覆盖率约为10%左右。外汇衍生产品运用的不足,导致涉企业持有大量未经套期保值的外汇敞口,在汇率出现大幅双向波动时遭受巨大的汇兑损失。
(二)外汇衍生产品结构较为复杂,涉外企业接受难度较大
外汇衍生产品普遍具有产品结构复杂,交易手续繁琐的特征,银行向涉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推荐此类产品时,客户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和知识,往往较难理解相关产品的作用及特性,导致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使用外汇衍生产品。
(三)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缺失,尚未树立“财务中性”的管理理念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曾对辖区内上百家涉外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半数企业未对外汇敞口进行主动管理,30%的企业对外汇衍生产品持观望态度,20%的企业通过外汇衍生产品对外汇敞口进行套期保值。
我国多数涉外企业仍未树立“财务中性”的理念。近年来,人民币贬多升少,企业只需简单的波段操作便可获得较好收益,导致企业管理层轻视汇率风险管理。部分企业对外汇衍生产品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外汇衍生产品视为投机工具,期望通过购买外汇衍生产品获得超额收益。此外,部分企业对期权费等、保证金等交易成本容忍度较低,将其视作企业的额外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二、外汇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应用
(一)外汇远期
外汇远期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时对交易的货币对、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达成协议,在交割按日照约定汇率办理实际收付结算的业务。外汇远期的主要作用是规避汇率风险,进口企业以及出口企业均可使用该产品有效控制结算风险,产品交易结构较为简单,无额外交易成本,涉外企业的接受程度较高。该产品的缺点在于:无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合约交割日企业均需按照约定价格购汇。该产品适用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单向变动时,或风险偏好较低的企业。
(二)外汇期权
外汇期权指合约购买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权费后,所获得的在未来约定日期或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汇率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外汇的选择权。外汇期权业务的优点在于可锁定未来汇率,客户操作灵活,在汇率变动向有利方向发展时,还可从中获得盈利的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各类期权组合,达到降低期权费用,锁定汇率变动区间等作用。但该产品交易结构较为复杂,大多涉外企业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此外,办理期权业务需要支付期权费,部分企业对此类成本容忍度较低。
(三)外汇掉期
外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利率等条件,在一定期限内,相互交换一组利息及本金等一组资金,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外汇掉期业务同时结合了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避险操作,为规避中长期汇率、利率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作为一种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掉期的交易对象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利息。持有长期境外投资或背负境外长期负债的企业可使用该产品起到规避长期汇率风险,进行货币保值的作用。
三、相关建议
(一)树立“财务中性”的理念,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
一是,人民币单向变动的时代已经过去,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简单延迟/提前购汇结/汇的操作已不适用,涉外企业需要使用外汇衍生品等更为科学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在运用外汇衍生工具的同时,涉外企业应对其树立正确的认识,脱虚向实,专注企业主营业务,利用外汇衍生工具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而不是利用其进行投机活动以取得超额回报。二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企业适合风险偏好,将风险管理在由上至下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二)培养外汇专业人才,有效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国内大多涉外企业无专业外汇风险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由财务人员兼岗。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但多数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不具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形势,进而开展外汇汇率预测及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的能力,导致多数财务人员对外套期保值产品只能“敬而远之”。涉外企业应加快外汇业务专业人才的招聘及培养,设立外汇风险管理专岗,将外汇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三)引入套期会计制度
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衍生品与外汇敞口公允价值的确定不一定在同一期限,导致实际效果与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涉外企业引入套期会计制度,将衍生品和外汇敞口公允价值的确定调整至同一期限,同时计入当期损益,使外汇套期保值效果“一目了然”,保障外汇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
结束语:
外汇衍生产品在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涉外企业只有树立“财务中性”的观念,引入科学的现代风险管理制度,注重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日趋多变的外汇市场中良好地利用外汇衍生产品达到规避汇率风险、套期保值得目的。
参考文献:
[1]苏莹,蔡嘉琳,“财务中性”理念下汇率避险的路径选择[J],中国外汇2018(11),47-48.
[2]沈恺,企业汇率风险财务中性管理难落实的症结与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9(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