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创建全国森林城市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王成生 沂源县自然资源局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提出了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指导原则,生态优先、整体协调、分类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兼顾经济、保护为先、改造结合的原则。做好村庄内外空闲地、主干道两侧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家园、打造沂源绿色品牌,为招商引资、富民兴源提供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关键词:规划;生态;经济;类型
根据《中共沂源县委、沂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 》和生态县建设要求,为搞好村庄绿化,提高绿化水平,建设生态沂源,特制定本方案。
1、指导思想
村庄绿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沂源县委、沂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目标,以建设美丽幸福新沂源为主线,大力实施“果树进城、森林围城”战略,努力构建以“山林+果园+园林”为框架、生态防护林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人居环境,建设创造绿色富民特色沂源。
2、指导原则
2.1见缝插绿,一村一品的原则
要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花则花,要统筹城乡一体化概念。要根据各村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对村庄分类,针对各村制定出绿化标准和要求。对70个带头村,要逐村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2个示范镇的绿化,在全县要做出样板。对进村道路、河湖周围、农家小院等也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在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逐步提高。可以先选择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绿化提升,再向一般地段推进。
2.2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收入
要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作为绿化的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灌、草结合,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改善生态的同时,要合理搭配树种,绿化树与经济树相搭配,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发展拇指公园、小菜园、小果园等,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
3、村庄类型与绿地类型
3.1村庄类型
根据村庄所在地区的不同,村庄类型分为城市化村庄(社区)、城镇化村庄和山区生态化村庄三类。对不同的村庄类型在绿地的比例要求上有所不同。
3.2绿地与绿化分类
村庄绿化的绿地分类,按绿地的主要功能分类,绿地类型有: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绿地、以卫生隔离、防护堤岸为主的防护绿地、道路、庭院厂房附属绿地等。
4、规划指标
4.1村庄居住区
4.1.1、绿化覆盖率。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包括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
4.1.2、公共绿地。有条件的村,可在居住中心区建设一处拇指公园或小游园,给居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
4.2村域范围
4.2.1、堤渠河路绿化。村域范围的主干道、河岸等的绿化率达到60%以上。
4.2.2、荒山绿化。村域范围内的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95%以上。
5、绿地类型设计要求
5.1公共绿地
村庄中的公共绿地以为广大村民提供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场所为主要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要打造老年人休憩、儿童游玩、年轻人娱乐的平台。园林建设以乔木为主,常绿灌木、花卉为辅,土地绿化率大于70%。
5.2庭院绿地
庭院绿地是附属绿地中的一种类型。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指房前、屋后、庭院周围。庭院绿化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5.2.1、花卉型。这一般是指庭院面积小或者狭长,不适宜栽植乔木。要以栽植月季、牡丹、金鸡菊等木本或者草本植物,以观花为主。
5.2.2、林木型。这种是指庭院面积较大。在绿化时要以乔木为主,常绿灌木、草本、木本花卉为辅。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格局
5.2.3、果树型。这种是指庭院面积大,土质肥沃,适合栽植经济林树木。要结合当地特色,栽植苹果、大樱桃、葡萄等优良品种,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庭院绿化的基本模式,在绿化实施过程中,可对上述基本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混合模式。
6、保障措施
村庄绿化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是一项利在当前、惠及子孙的生态工程,必须措施得力、落实有力。
6.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国森林城市创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沂源是纯山区,山区县的农村绿化就要体现山区特点,生态优化,绿色先行。
6.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搞好村庄绿化是创城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镇办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领导。要明确分工,强化措施,抓好落实。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村庄绿化方案要因村而宜,充分论证,讲文化、讲品位。要落实领导包村责任制,专人负责,责任到村、到地片,包进度、包质量,切实提高绿化水平。
6.3、加大宣传,形成共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庄绿化的重要意义,增强全民植树造林、爱绿护绿意识。
6.4、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各乡镇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拓宽村庄绿化的筹资渠道,采取“合造共有,谁栽谁有”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企业等投资开发,形成多元化多形式的融资机制,加快村庄绿化进程。
6.5、要建章立制,加强管护。要普遍制定村规民约,护林公约,落实管护责任制,巩固绿化成果,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造林绿化积极性。
6.6、定期督查,严格考核。县林业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班子,全程督查,定期通报村庄绿化进展情况。要搞好技术服务,帮助调剂种苗。年末要组织专门力量,严格按标准考核,对绿化达标的村通报表彰,并按照文件规定,兑现奖励政策。
7、结语
笔者主要介绍了村庄绿化的规划方案、栽植苗木品种、苗木规格要求及保障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管理,落实责任,要抓住时机,抓早字,争主动,不等不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富民兴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南京林业学校,《树木学》,1985.5.1
[2]马继文,李昌言,娄云台《森林调查知识》19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