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行为 > 服装与设计 >

浅析蜡染技艺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05-16    阅读:1595 次  选择字号:T|T

付银泰    路静    郭帅    邵唯     刘泊影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本文从蜡染入手,分析了传统蜡染手工艺的特色和文化内涵,阐述了蜡染技艺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将传统蜡染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设计出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元素的服装与服饰品,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发扬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让蜡染技艺发扬光大,进而使中国蜡染技艺术走向服装与服饰的舞台,发挥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传统蜡染;服装设计;传承;创新


一、传统蜡染工艺简介

蜡染,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蜡染文学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按照史书记载,秦汉间就已经有了蜡染,在明代时遭到皇宫的钟爱。蜡染在中国,自明代以后开始萎缩,而是在另一边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却大为流行,迄今,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人的平常裙子几乎均以蜡染材质制造。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称蜡,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面料)、夹缬(夹染)并称作我国四大面料印花技法。蜡染主要起源于贵州一带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苗族,贵州、云南的苗族以及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喜欢蜡染。他们用蜡描摹图案造型譬如花、草等植物造型或是动物类造型譬如龙、凤、以及青蛙,运笔简洁生动,绘出的造型繁复美丽,也有着逻辑性。蜡染的操作流程是用蜡刀等工具蘸取熔化的蜡液绘制造型在白布之上,民间多使用天然染料浸染,经多次反复浸染达到想要的效果,染好前清除布表层凝结的蜡,布面才呈现蓝底白花或是白底蓝花的造型。在浸染过程中,凝结前的蜡会自然剥落,让布面展现特殊的“冰纹”,愈发的特殊与美丽。充分利用该种方式染出来的造型丰富,内部结构严谨,造型简洁,色调雅致,艺术风格独特,兼有了美学的装饰趣味性和实用价值。少数民族会用来制作服装服饰以及各种生活实用品,独具民族色彩。

二、蜡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发展现状

蜡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印染工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愈发流行。而在现今,由于蜡染仍主要靠纯手工制作,如今熟练掌握蜡染技法的手艺人年龄均偏大,且绘制造型纹饰时应具备一定的基础以及耐力,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去花费时间学习。蜡染暂时不能取得大范围普及,蜡染的传承步履维艰。当前消费市场上的蜡染成品或是以传统纹饰当做装饰造型,民族色彩感强独具历史民俗文化价值,然而缺乏时尚性,跟不上社会时尚的变迁。或是在流行服装之上进行简单的装饰设计,不能很好的突出蜡染的工艺技术特色以及民俗文化价值,不能很好的打动消费者,因而当前蜡染商品的销量不高。

(二)发展前景

古老而且美丽的蜡染不能变成存在于展览馆的事物,要改变该种现状就要传承传统、改革创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日,蜡染独特的民族特色已经被多元化文学艺术所冲击,蜡染工艺技术正以其特有的文学艺术魅力越发取得国人的追捧,传统蜡染逐步走向了现代,那既是继承发扬的结果,也应是积极创新的结果。尤其是近年来,消费市场之上碰到了一些应由蜡染装饰的服装,看起来独特、雅致、大方。在国际中,新加坡航空使用蜡染印花布料做成的空姐制服,被认为应是新加坡女子的象征。那一经典之作出自于法国著名时尚设计者皮埃尔·巴尔曼PierreBalmain先生之手。制服具有浓烈的马来特色,宝蓝色蜡染面料,以金丝彩线为绣,下身的裙装齐腰部。极具民族色彩的制服让新航空姐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行销标识,变成航空事业关注度最高的品牌形象之一。

传统蜡染以其独有的民族色彩以及文化底蕴,与快时尚服饰不同,给人们留下新的审美体验。因而不但应传承保留传统的蜡染工艺技术也应与现代的美学以及工艺技术结合,将蜡染应用到服装与服饰的设计中,把蜡染的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蜡染具有更大的创新潜能,被更多的用户熟知,使蜡染服装与服饰变成时装潮流。

三、中国服装与服饰市场概况

近年来,中国服装市场变得越发国际化,网络营销的兴起都促进了服装个性特点的发展,促使服装消费越发个性化、小众化。一些服装工厂为了顺应市场需求都开始小批量生产或是个性特点设计生产,独立的服装工作室都向私人定制以及个性化发展。通过搜集大数据资料看到,很多用户尤其是有着消费鼓励力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身穿有着自己个性的服装,而且不喜欢撞衫。而蜡染正好适应这一特征,蜡染应是手工制作,然而具体工艺并不是较繁复与困难,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制作原理与方法。消费者可以订制设计自己喜欢的造型,还可以亲自参与到制作当中来,作出的每一件蜡染的服装或是服饰品都是不同的,独具个性,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蜡染在服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应是传承,而传承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促使其焕发时代光彩,顺应消费市场,用市场需求促进其改进。蜡染有着厚重的历史民俗文化意蕴,蕴含着纯朴精湛的民俗文化美学以及民间技法。将蜡染恰当地应用到服装与服饰设计当中,努力做到传统以及现代的有机整合,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的知名度,推动传统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一是继承传统、变革创新;不但应坚守传统,也应与时俱进。用一种传承传统、改革创新的方法,增加蜡染商品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以及销量,继而实现它们的真正价值。促使更多的人民大众知晓、欣赏其工艺技术的美与神韵,适应国人高层次的精神民俗文化需求。二是发扬中国文化;应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三是传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传统蜡染工艺技术中蕴含着工匠精神。如今就是应传承蜡染技法,热爱它们、真心去认真的看待它们,才能将每一个步骤均做得整齐有序。四要继承创新精神。国家在一直地进步,匠人都应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必须与当今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创新,让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美学融入到现今的实际运用当中,继而让它们迸发更大的影响力。

五、蜡染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一)纹样的应用

蜡染造型的常用题材主要分成自然纹饰以及几何纹饰两大类,自然纹饰中也能分成植物纹饰以及动物类纹饰。自然纹饰中的植物纹有菊花、莲花、桃花、和山上无名果树等纹饰,动物类纹有龙、鸟、青蛙等纹饰。这些题材均源自贵州少数民族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然而在造型之上也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束缚,而做了大胆的变化以及夸大的美学妥善处理。该种变化以及夸大不但精确地传达了原有的特点,也有着比较高的美学价值。几何纹饰包括有十字纹、万字纹、太阳纹、星辰纹、回纹和圆形纹等自然物象几何化的纹饰。尽管几何纹只是由点以及线构成,然而既有单独造型的明确涵义,也有组合造型的象征推断。提高了少数民族整体的审美技术水平,应是自由创作的积淀以及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传统蜡染纹饰的分析,将蜡染纹饰在确保原有造型的前提条件之下展开了表现形式的提炼以及简化,最终促使演变成的纹饰更为简练抽象,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以及民俗文化意象,把蜡染纹饰应用到服装与服饰设计当中与现代设计潮流以及设计要求相符合,有着强劲的活力,都能促使现代设计表现形式更富传统美学魅力。传统蜡染纹饰中的龙凤纹,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可以将这些图案当做常用表现形式,代表吉祥美好的祝愿,丰富现代设计的观念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意蕴,推动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创新发展。

(二)色彩的应用

蜡染纹饰的题材主要源自于历史,具有浓烈的历史民俗文化价值,蜡染纹饰的质感都有其独特性。蜡染纹饰的基础色彩是蓝色,无论色彩意象的应用,还是色彩应用当中所充分体现出来的涵义,均应是奋发向上以及具有民族风格的。蜡染纹饰当中的色彩除把蓝色当做色彩基调外,还会用其它的色彩展开色调的调和,促使整体的色彩展现富于表现力以及节奏性,尽管有强烈的对比,然而都有一种质感的和谐美,充满了美学创造力以及活力。可以说,蜡染纹饰当中的色彩应用不是机械性的模仿,而引入了主观意向,增加了色彩的变化性。在服装与服饰设计当中,有效应用蜡染纹饰当中的色彩意象,能酣畅淋漓地显现出色彩对比以及调和的灵活关系,促使服装与服饰设计显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提高设计的吸引力。

(三)材料的应用

各个少数民族蜡染使用的材料不尽相同,有的使用棉料,有的使用麻布或是这些布料交织的布,有的擅长麻布以及毛布。服饰品,尤其应是被面多以斗纹布制作,这些传统蜡染面料均是少数民族农村妇女自己生产加工的。总地来说,蜡染工艺技术要求布料平直光洁,而且有良好的渗透性,以便于在布面呈现出想要的造型。棉、麻、丝绸是普遍运用的面料材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选择。

(四)文化内涵的应用

蜡染所展现出来的图案应是富于勃勃活力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的。而在现代服饰设计当中同样把文化意蕴的追求当做核心内容的设计要求,因而在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应当恰当地应用蜡染当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在现代服饰设计当中,应当从中汲取营养,恰当地应用文化意蕴,将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

六、蜡染应用到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蜡染的冰纹是使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重要一点。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一直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才随着裂纹散发在白布之上,出现了人工难于摹绘的天然图案,像是冰花,像是龟纹,真是妙不行喻。即使是同样的造型的纹样,侵染后,冰纹似人的指纹一样不尽相同,展现清新自然的美感。蜡染的"冰裂"纹,相仿瓷釉之"开片"极具美学效果。裂之大小走向,能应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摹对象,特征鲜明。

(二)审美价值

蜡染造型以写实为基础。美学语言质朴、天真、粗暴而有力,特别是它们的造形不受到自然形象细节的束缚,展开了大胆的变化以及夸大,该种变化以及夸大出自天真的想象,富含无穷的魅力。造型纹饰十分丰富,有几何形,一般均源自生活或是优美的传说故事,有着浓烈的民族特色。蜡染应是古老的文学艺术,也应是年轻的文学艺术,现代的文学艺术,它们归纳简洁的造型,纯粹明朗的质感,夸大塑性变形的装饰纹祥,顺应了现代社会,适合现代的审美要求。丰富的造型、雅致的东方色彩,无论在少数民族还是在世界上均契合国人的审美。

(三)文化价值

蜡染在当前的历史前提下,现已由原有功利具体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方式。蜡染以其悠久的历史、突出的美学价值、深刻的文化意蕴、独特的审美特点等显示出来了更大的美学知名度以及文化魅力,应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蜡染作品美轮美奂,具有少数民族独特性,更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蜡染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美学意蕴,充分体现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创新价值

蜡染在服装与服饰设计当中具有独特价值,可以推动设计创新。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精髓是对文化价值的追求,并且随着国人思想觉悟的提升,对于服装的要求都开始从表层逐渐转到文化层面。将蜡染应用到服装与服饰设计当中,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少数民族美学的文化价值,促使服饰设计衍生出来独特的文化意蕴,进一步推动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创新,把服装与复制设计提升到文化美学的层次。

结束语:

把前人传统古老的智慧运用到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中,促使古老的美学能顺应于现代审美。在讯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把现代技术与传统蜡染相结合。在造型的材质,工艺技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尝试与创新,让蜡染的造型在视觉之上更有张力,更符合现代审美。多元美学方式的融合也是蜡染创新的路径之一。综上所述,传统技艺正在消亡,继承与创新应是亘古不变的议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必须与当今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展开创新与发展,促使传统美学渗入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当中,继而迸发更强劲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怡君.探讨贵州苗族蜡画纹饰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优势[J]. 现代装饰,2015(11);

[2]刘磊.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思考[J].贵州文史丛刊,2009;

[3]黄慧敏.蜡染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和创新[J].文化与设计,2017。

作者简介:

付银泰(2000.03),河北省石家庄市人,长春工程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基金项目:

长春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蜡染技艺在服装与服饰产品中的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1143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