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财会研究 >

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控分析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10-30    阅读:795 次  选择字号:T|T

孙丛薇    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从当前内外部环境的局势出发,通过简析政府投资基金及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理论概述,从投资决策、投后管理以及退出清算等角度,分析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主要类型,针对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范的不足,提出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以增强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安全性。

关键词: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0引言

面对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疫情多发,以及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政府投资基金若想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获得稳定的收益,势必要对优秀的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具有高收益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极易受市场环境复杂以及外界因素影响。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较为盲目、风险论证较为短缺、风控管理体系不完善、项目管理松懈、缺少应急机制等问题,都会增加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可能性。


1简析政府投资基金及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理论概述

政府投资基金是由财政出资作为基石合伙人、结合其他国央企出资、社会资本等,共同打造一支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国有(混合所有制)基金平台。政府投资基金可分为产业投资基金和引导基金,其中产业投资基金是向尚未实现上市但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PE阶段、Pre-IPO阶段等一级、一级半市场),参与公司治理,以实现资本增值;引导基金又称创新引导基金,由政府出资,吸引各地方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以股权或债券等形式支持创业公司发展(投资标的涵盖初创企业、VC阶段等风险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1]。

长期股权投资是投资机构为获得更好收益,通过投资的方式获得被投资公司的股份,且持有时间满一年及以上的投资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现在投资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的行为,并非记入金融性交易资产,通常意义上作为长期持有标的股权的标志)。长期股权投资看重的是长期利益,具有资金投入大、投入周期长、投资收益高、投资风险大、限时出售等特点,其获取方式主要包括通过公开交易市场获得被投资公司的股票(二级市场交易等)以及通过自身资产直接对接其他公司投资而获得相应股权的两种方式,目的是为达到控制被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通过三会参与被投资公司经营治理,从而与被投资公司建立密切关系并分散经营风险。


2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主要类型

2.1投资决策层面风险

投资决策层面风险主要分为项目选择风险、项目论证风险、决策程序风险三类。第一,项目选择风险是指被投资公司所处行业和环境风险以及技术和市场风险,这与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关联较小,主要是因整个市场大环境而引起的;第二,项目论证风险主要源于对被投资项目的调查分析不足,缺乏必要的合理评价论证方法,外加理论水平存在误差而引起的;第三,决策程序风险是因程序不完善而引起的风险类型,是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首要风险,对投资方向具有重要影响[2]。

2.2投后管理层面风险

投后管理层面的风险因素较多,如常见的股权交易结构设计风险、委托代理经营风险、被投资方转移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第一,股权交易结构设计风险来源于股东构成、公司结构和投资协议三方面风险;第二,委托代理经营风险属于道德风险的一种,因委托代理人过于追求利益而缺乏职业素养引起的,尤其是利益冲突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第三,被投资方转移风险是被投资方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的转移风险;第四,信息披露风险在于被投资方信息管理不严,投资方无法掌握完整信息而影响决策制定。

2.3退出清算层面风险

退出清算层面风险主要包括被投资方的外部风险、被投资方的内部风险以及退出时机把握和退出方式选择风险三类。第一,被投资方外部风险包括受银行利率影响而产生动态波动的利率风险、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商品价格短期内上涨过快而使资金购买力下降的通货膨胀风险以及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出现的政策法律风险;第二,被投资方内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内容;第三,时机把握风险是因对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的选择不当而造成的风险。


3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范的不足

3.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3.1.1投资较为盲目,缺乏长期投资规划

当前内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国际贸易摩擦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由于缺少科学的长期投资规划,受到市场因素的干扰,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比较盲目,例如扎堆投资热门赛道,盲目追求热点,导致基金投资风险增加。

3.1.2投前调研不足,风险论证较为短缺

项目尽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是确保项目能够科学有效论证决策的重要保障,而尽职调查在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的企业层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对投前调研的重视程度不足,项目尽职调查及可行性分析不够全面,对国家宏观政策、金融监管机构的窗口指导意见、标的所处行业的特点等了解不够详细,导致尽职调查流于形式,项目风险研判不完善[3]。

3.2项目投后管理阶段

3.2.1防控意识匮乏,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完善

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周期长、资金多、风险大等特点。当前政府投资基金在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若投资管理体系、内控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尤其是缺乏精细化、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无法及时准确地开展项目风险化解工作,一旦出现风险很难进行高时效、高质量的缓释措施。

3.2.2项目管理松懈,被投公司监控管理不力

项目投后管理通常会有较长的时间跨度,需要专门人员对被投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状况开展监测管理。投后管理被动松懈,对被投企业的监控管理不力都会增加项目运营风险,进而影响自身效益。此外,项目管理人员频繁变更、相关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等原因,也会导致政府投资基金无法高效开展项目监控管理工作,无法第一时间指出投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导致预期结果存在偏差,甚至造成损失。

3.3项目退出清算阶段

3.3.1缺少应急机制,退出机制尚未健全

长期股权投资周期长,在投资的退出阶段,若缺乏对市场环境动态变化的敏锐性,未提前设置投资清算的出发点,忽视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外加缺乏风险应急处理机制与管理方案,都会增加投资风险。尤其是无法在项目退出清算阶段掌握主动权,便会因被动地退出投资而出现较大损失[4]。另外,若政府投资基金在项目退出清算阶段选择的投资退出时机和方式不当,如错失最佳时机或无法收回长期股权投资的资产,都会增加退出成本和投资损失。


4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4.1做好投资规划,持续完善投资布局

长期股权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多的特性,极易因周边环境变化影响投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动态波动的影响下,为保证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安全可靠性,一是要宏观把控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与产业状况,对外做好外部投资环境的深入了解,对内做好政府投资基金的年度投资规划,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尽可能确保政府投资基金的预见性。同时,从计划年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中长期投资计划要求,进一步落实中期投资计划的分年任务,为全年投资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二是要紧跟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加强重点领域投资策略的研究力度,筑牢政府投资基金根植产业的根基,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完善基金投资布局,增强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4.2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投资管理体系

为保证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的安全性与效益性,加强对长期股权投资过程的风险防控,管理层要正确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明确风险防控职责,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并能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被投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及时了解被投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前做好没有实际运营或丧失持有价值项目的减值准备工作,以健全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体系,实现长期股权投资全过程管理[5]。

一是结合年度投资规划,采用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加科学精细地做好项目经营管理调度工作,并通过定期例会、月度分析、重点任务专题会的机制,动态掌握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时监测被投企业的经营数据,结合对被投企业投资前的各维度量化目标,动态把握工作主动权;二是根据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以往发展状况举一反三,结合新经济形势与目标要求,科学制定或修订完善投资管理相关制度,落实责任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体系,为公司合规运营提供长期保障。

4.3加强投后管理,推动公司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主动式投后管理,坚持“一企一策”,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摸排被投资公司的人员、资产、财务等状况,并根据经营管理实际深度参与公司治理,协调解决公司发展难题,从股东角度出发,实现“帮忙不添乱”;二是在投后管理中将被投资公司的技术目标要求更加细化,做好技术目标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督促公司重视并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增强被投资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三是密切关注法律规则和监督政策变化,及时根据宏观政策变化情况而动态调整公司运营模式,优化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公司合规运营。

4.4坚持党建统领,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在经济新常态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易受各种政策与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的安全可靠性,在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公司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合理寻求项目,按照规程从事长期股权投资,又要在党建统领下提升自身的内控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各部门员工行为与思想,坚决禁止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习总书记最新讲话汇编等专题学习,增强员工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提醒,增强员工综合素养。三是建立健全内控整改工作机制,建立专班例会制度,发现问题迅速研究解决,并将最新政策宣传落实,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4.5强化市值管理,完善投资退出机制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为增强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控能力,在投资过程中,公司要强化市值管理意识,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科学设置市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完善投资退出机制,在掌握主动权的同时,把握退出时机与方式,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6]。

一是根据宏观环境变化和资本市场走势,加强市值监控和资本市场及板块研究工作,保持信息准确交互传导,进一步夯实市值管理。二是以定期监控和异常监控两种方式动态跟踪已投上市公司股价、财务指标及市场传闻异动,形成市值管理月报并定期发布,掌握管理主动权。三是充分利用合作券商资源,组织不定期分享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研究成果,为市值管理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4.6充实人才队伍,强化团队能力建设

高素质人才是保证投资决策、预防风险、增强收益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形势严峻的新时期,优秀人才已成为增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公司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既要夯实人才队伍,又要强化团队能力建设,以构建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

一是做好高素质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补充专业人才,充实投资业务团队,提升专业管理能力。二是开展干部选任工作,在强化公司干部梯队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三是持续强化能力建设,邀请行业或者知名机构专家,围绕公司业务主题开展讲座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员工能力素质,使其既能深度解读国家宏观政策,又能抓住市场发展机遇,还能明确行业发展前景,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稳健发展。


5结语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要做好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首先立足于国家宏观政策、市场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做好年度投资规划,以持续完善长期股权投资布局,为投资稳定性作好铺垫。其次,政府投资基金要采用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展;进一步完善长期股权投资制度,建立健全的投资管理体系;加大“主动式”投后管理力度,深度参与被投企业公司治理,督促被投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健康发展。再次,政府投资基金应坚持党建统领、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做好市值管理工作,做到定期监控与异常监控,完善投资退出机制。最后,政府投资基金需充实人才队伍,强化团队能力建设,提升公司员工能力素质,增强长期股权投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灵芝.新常态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控[J].今日财富,2019(09):55.

[2]张新星.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财政风险防控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8,35(05):31-36.

[3]张恒.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控分析[J].市场研究,2018(09):8-9.

[4]张国铭.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3):22-23.

[5]田原.新常态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控[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4):46.

[6]刘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策略与风险应对[J].中国商论,2017(1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