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研究
任勇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100041
摘要:国企改革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特别是在投资并购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面对国企改革后半篇文章,既要敢于创新,也要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规范流程。
关键词:国企改革投资并购
1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的内容
国有企业并购,根本上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前国有企业并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横向并购,指同一行业内的并购,企业之间经营产品种类相同,能够减少同类企业之间竞争,壮大企业实力,但频繁横向并购会导致行业垄断,对市场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纵向并购,指企业并购某个生产环节中有关联的企业,通常发生于企业采购环节中。通过纵向并购实现企业价值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整合,进而减少中间环节,提升生产效益。第三,混合并购,指不同行业或领域之间的企业进行并购,此类并购可以有效扩大企业经营范围,丰富企业业务类型,有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改变原有生产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国有企业投资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大概可分为交易性流失和体制性流失。交易性流失指的是国有资产在进行交易过程中资产评估不准确而出现了以低于市场普遍交易额进行交易后产生的后果,属于人为的违法行为。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至今都没有经验可循,完全是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制度不完善或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一些人在体制外腐败贪污,最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体制性流失指由于国企本身的体制僵化、管理不到位、决策不够科学引起的资源浪费,进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体制流失并不是人为活动造成的,是体制本身漏洞造成的,虽较难追究个人责任,但其不良影响更甚。国有企业并购中资产流失主要包括企业改革时将国有资产非法交易或占为己有,或者对企业资产估值过低,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2.2并购交易中的风险
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是难以预估的,因此,国有企业特别需要注意风险识别和防范,具体表现:第一,运作风险,就是在进行投资谈判过程中,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谈判困难从而出现各种形式的风险。第二,潜藏在诉讼信息中的风险,就是被收购方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藏法律诉讼,从而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第三,经营风险,由于并购方式不合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对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第四,资产风险。在进行资产评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资产报表不真实,从而出现经济风险。第五,人员履责风险,负责人或具体经办人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内幕或虚假交易。第六,体制风险,未能充分分析当前市场情况,导致后续经营风险。
3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
3.1国有经济的功能转换
我国的国有资本兼具政策性功能和收益性功能,前者是指政府可以通过运作国有资本来达成某种公共目的,后者则主要体现在财政上,国有资本能够创造收益,助力公共服务事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功能的主导地位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时候,国有资本的政策性功能会发挥更大作用。当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后,如果继续发挥国有资本政策性功能的主导作用,那么显然不利于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很多被政府严格管控的重要行业已经逐步向市场开放,竞争性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已经不再具备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地位了。
3.2规范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程序
第一,建立完善的企业资产管理机制。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需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保证产权清晰。政府需要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模式,对并购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好国有资产,规范并购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在产管理机构,设置相应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并购进行严格的监督。第二,做好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资产环节的评估工作,为了提升评估的效率与质量,需要选择信誉良好的评估机构,规范整个评估程序,做好国有企业品牌、企业荣誉等无形资产进行全面的评估,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为国有企业并购创造良好的环境。
3.3制定完善的并购交易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规范国有企业并购流程。国有企业在并购活动开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调研工作,充分分析目标企业存在的风险,一旦出现利益受损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并购协议进行沟通与交流,做好基本的补偿工作。在进行并购协议签订过程中,需要坚持保密性的原则,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任何一方出现违约行为,就要追究对方的责任。第二,做好产权交易的管理。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中的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好企业法人职责界定工作,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明确岗位职责,重点做好交易程序的管理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壮大企业发展规模,获得人才和技术资源,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结束语
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运用科学的方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辩证关系,克服求稳怕乱的守成心理,大胆创新主动推进改革。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辩证关系,着力于营造上下良性互动的改革发展氛围,着力于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要树立自我革命的坚定信心和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发挥中心地位,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连接、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互利共生,建设生态圈,不断提升能源产业经济规模和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娟.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研究[J].财会学习,2019(14):212-214.
[2]云敏.投资并购的若干思考[J].新会计,2014(10):62-62.
[3]吴晓璐.关于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的探讨[J].西部财会,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