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行为 > 市场与营销 >

乡村振兴战略下供销社主导型农村商品产业链研究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01-19    阅读:1016 次  选择字号:T|T

徐利灿     绍兴市上虞区沥海供销合作社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调整定位,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甚至再度重建基层供销社体系,力图重新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不过也毋庸讳言,供销社自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治理结构行政化、经营业务非农化、追求盈利性的组织特征并未得到有效转变,仍未达到让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普遍认同、信服的程度。

关键词:合作社;供销支持;服务;建议


引言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的瓶颈是缺乏服务。近几年供销合作社在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以农业生产托管、线上线下流通服务、金融服务、集成式综合服务等创新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成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供销支持合作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法律定位缺失、利益协调困难及合作社治理等问题使得合作社质量提升遭遇掣肘。为进一步提升供销社对农民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建议尽快出台《供销合作社条例》,明确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地位及职能;理顺供销社与政府部门关系,实现分工协作;继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完善基层社组织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1、供销合作社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背景

供销合作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一直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组织体系。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级供销合作社、地级供销合作社、县级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五级组织机构组成,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日用消费品以及再生资源四大网络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783个,有基层社31792个,基层社经营网点34.1万个,共有各类法人企业22474个(不含基层社),发展连锁、配送网点94.6万个①。近年来,在深化综合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各级供销合作社经营实力、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明显提升,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作用不断彰显。

2、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2.1推行“农超对接”模式

新常态下的供销社经营发展,需要重视“农超对接”模式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能够结合市场的切实需求去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直接采购的模式能够节省20%-30%的流通成本,如此一来便能带给消费者更便宜、更新鲜的产品。立足农民视角来看,“农超对接”节省流通成本能够提升收入,而立足超市视角来看,超市能够得到更为新鲜的有机绿色能产品,提高了时效性保障。

2.2整合组织资源,优化组织体系

浙江各地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涉农行业协会,切实改变了一些地方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主体数量多、秩序乱、相互竞争过度的状况。全省供销社系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已达到 176 家,它们积极引导农合联成员企业和供销社社有企业推进资本运作,打造行业龙头企业。按照 “全省一盘棋”的要求,推进经营主体一体化,形成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涉农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协调、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经营组织体系,着力克服“自相残杀”的恶性竞争。

2.3村社共建,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化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和供销社服务“三农”的资源优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建村级供销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组织动员广大农户、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龙头企业参股入社,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展党建引领,村社共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形成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级供销社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并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村级供销社负责人。村级供销社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户共同创建种植、养殖、农机农资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村民“”的方式,采取利益联结、定向帮扶、就业安置、创业扶持等途径将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从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中获得更多收益。

2.4运行机制改革

供销社要想发挥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村流通主渠道的作用,一定要先对运行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重构。首先,需要当地政府将供销社工作与“三农”服务工作密切挂钩,号召县域内各级供销社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进程中来,对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审视且想办法予以解决,尤其是在项目安排及财政经费保障方面,要提高支持力度。其次,供销社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实施下自身所担负的职责,以市场为导向去积极转型、深化改革,其中包含供销社企业、基层供销社以及各级联合社的改革。

2.5建网促销,助推产品流通服务现代化

供销社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主责主业是流通,服务对象是农民,最大优势是组织网络健全。一是聚焦农产品流通,改造提升供销社网络。积极参与“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发挥“花蜜花开综合电子平台”作用,促进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二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网上供销”品牌。依托线下物流体系和实体网络,加快建设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居物流配送点,推动与第三方快递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合作,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快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一个现代化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以加盟为主要形式发展连锁店,整合市、县、乡农资经营网络,不断提升农资经营服务网点建设立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商品。

结语

供销社为全体农民服务和为农民社员服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服务。供销社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区别社员与非社员。对于社员,应该提供以非等价交换方式为主的优惠服务甚至公益性服务,以体现其合作经济属性。


参考文献

[1]秦柳方,陆文龙.中国各种经济合作社[J].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

[2]杨坚白.合作经济就是集体所有制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