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保险费征收四方对账平台机制
李红霞
山东省菏泽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摘要:社会保险费征收四方对账平台机制是我国实行社会保险费征管变革工作进程中的重要管理工作探索。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之际,结合人社、税务、人民银行和财政四部门,共同探索发展互联网思路、变革管理工作方法。四方对账平台运用后,将给全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统筹、监督等各环节带来更为规范、更加有效的协同管理方式,给今后的“放管服”改革、部门联动和资源共享带来更为行之有效的探索方式。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四方对账平台;部门联合;数据共享
0 引言
2019年1月,我省的社会保险费实行税务征收后,参保人的停保、离退休、转移、个人账户支付等各单位办理的即时性服务事项都必须在税务系统到账确认后才能进行。本文针对社会保险费统筹征缴的新模式,就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社会保险费征收对账平台,弄清社会保险费在征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形成的人社、税务、人民银行、财政四部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推进部门间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办,实现四部门社会保险费征收数据的准确一致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四方联网征管的建设目标
社会保险费四方互联征管反映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与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在我国具有领先地位的新征管模式,沟通了社保经办机构(社保服务中心)、税务机关、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并把所有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计划发送单和税务机关回账等数据,都通过了互联网进行传送,真正做到了四方对这些数据进行接入与管理。由此增强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的时效性与准确度,也极大地方便了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等处理各种社会保险问题。新型的四方联网征收和管理是最大程度的使用原三方互联网络系统,采用socket通信方案,采用完全实时报文的方法,完成四方在单位参保登记、正常缴纳、补缴、缴纳实际到账结果等信息时时互通,以便四方各服务部门检索,大大提高社保费的归集效率[1]。
2 四方联网征管的软件需求
制定好四方联网征收的具体建设任务计划之后,还需要根据任务来提出明确、详细的实施路径。具体实现过程一般是企业在提供服务设计时,充分考虑各个服务环节的可操作性、在商业过程的设定中具备科学合理性和完备度。在税务机关、财政、人民银行、审计机关和人社机关(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及其软件企业反复研讨、会商后,根据具体商业过程及相应的流程特点和操作规范制定如下要求。首先,单位将新的参保信息报送后,“金保”管理系统设有单独的操作界面,在运行后将新参保单位信息送交税务部门接收。其次,发送的社保费征缴计划,可以在税收征管部门授权岗审批处理之后,制作为与税务机关协议格式的电子报文向参保单位发出,预计表可以长期存储,并进行备用。授权岗可按发出日期、单元代号、单元产品名称、险种、批次编号、相应结算期等情况查看[2]。其次,税务的现实缴纳到账信息,在人社端服务器中以表的格式存储,长期存储,定时备份。可按现实到账日期、单元代号、单元姓名相应缴费期等条件检索。对批次号、单元编码、险种、缴纳数额等现实到账数据与缴纳计划匹配相符的,由操作者做好记号后直观受理传入到金保管理系统。对批次号、单元编码、险种缴纳数额等现实到账数据与缴纳计划不相符时,由操作者按照实际状况分批或单笔做好记号后直观接受传入到“金保”管理系统。同时,需要对接受标记的到账进行记载。而且只能提供个人进行查阅,不能重复进行接受。个人缴纳到账表应常年保存,并定时备份。人社部门授权岗可按日期、险种、单位代码、是否接收入“金保”管理系统等要求综合检索,并支持直接按文档以及表格格式导出表。最后,“金保”系统在接受到税务部门单位月度现实对账报文后,该软件就会主动按自然月份、按险种汇总,将已收到与尚未收到的对账信息与税务部门报文数据核实,并给出对与否的建议。月对账完成后,社保服务中心将书面的未达账项记载并归档。其余相关方面的要求,如连接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增加硬件部分的产品清单等技术要求,均由四方部门与其软件开发企业会商后制定[3]。
3 四方联网征管的相关业务测试
功能要求确定后,软件开发公司将软件转换为操作程序完成实际应用。在实际使用中授权岗位的运行管理人员需要对应用软件功能和可靠性等进行系统检查,以保证客户的顺畅操作。
3.1模块功能和完整性测试
对计划传送模板、到账连接、数据处理等各模块的功能完全予以检查。对直观的外挂模块功能和金保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服务连接性加以检验,实现了四方物联网软件和金保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
3.2带入数据条件下各模块功能测试
根据我国税务以及财政各单位相互约定的计划,对到账时间以及执行时间进行了规定,如果对已有的条件进行模拟的话,能够得到软件系统中一系列的测试。那么,我们能够发现的是,模拟的信息会覆盖错误信息,以及一般的数据,还有一些并不正常的信息,而数据信息会在检测对象的输入环境中,有接受状况以及信息反应状况的发生。特别是在输入非正常数据以及错误数据的时候,要全方位、系统地剖析金保系统数据校验和报错的状况反映[4]。
3.3相关报表功能测试
对四方联网到账功能的正确性校验,主要通过到账财务报表来完成。所以,在数据测试时需要对财务报表的正确性进行同期校验。报告功能校验所采用的方式,与在带入数据条件下到账功能的校验方式相同。对各种类型到账数据(正常、错误等数据)的报告输出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到账实际数据与报告输出数据相符。
3.4月度对账测试
每月对账测试,是四方互联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的闭环发展阶段。首先通过了计划传递、对账校验、报告校验等一些主要方面的检验,最后以每月变化结果进行收官。首先,我们将根据前期对账测试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分析,制定税务每月对账报表(模拟多套报表,包含真实汇集报表、出错汇集报表以及一些非正常汇集报表),由软件公司根据自然月度情况,按险种将已收到和尚未收到的数据与税务报表数据核实,由系统给出无误与否的提示,对所提供的结果根据人工审核情况,做出精确校验[5]。
4 四方联网征管的实际监控系统
四方物联网相关软件在经过了各环节严谨而又缜密的检测之后,将顺利上线运营。因为现实状况的复杂化和不可预见性,使得应用软件企业在上线后往往还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际监测,同时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和反映给软件企业修改,并利用实际监测结果来不断完善各应用软件的服务能力,以达到对业务的高效率、精细化管理。
除去流程方面的现实监控以外,我们还要求与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和参保单位维持紧密联系,并合理统筹解决了各单位参保记录、征缴计划上报、实缴回账、到账管理、每月对账等方面存在的非业务流程特点问题,可以根据可预见性的问题提供策略,增加新的管理模块,增加部门之间的操作协调性。建议在四方联络管理工作初期,先建立由社保经办机构、税务部门、地方财政、人民银行、审计部门等构成的专业工作机构,方便于有效协调处理相关难题,并保证现有的征管体系正常运转畅通。
5 实行社会保险费四方对账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文件要求可以看出,人社、税务、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门之间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账务必须要做到账账相符。所以进行四方对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的解决社会保险费在收缴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5.1确保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和账目划转顺畅衔接
从2019年1月1日起明确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业务数据由人社部进行提供、征收工作由税务部门负责、基金入库工作由人民银行负责以及资金统筹由财政部全面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理四方对账机制能够在对账平台将所有的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数据进行有效的集中,然后通过两两对账的方式来按照规定对不平衡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四方数据保持一致的目的。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四个部门之间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能和权责,并且能够使相互间的数据一致,使保障有序。
5.2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瓶颈问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就是指由省级部门来对该省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的收支和管理的方式。该省内的所有参保单位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费通过税务部门进行统一的征收,通过地方税务部门将当期征收的保险费交到当地人民银行,再由当地人民银行统一缴到省级人民银行,根据省财政部门的相关安排,省人民银行再将保险费划拨到省财政专用账户中。每月底进行一次四方对账,这样能够保证在统收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能够保持一致,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保险费集中于省级的瓶颈问题。
5.3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决算的准确率
对社保基金进行预决算工作是各级人社部门、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的例行业务,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保持社会保费的四方对账没用问题,能够将更加精确的征缴数据提供给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将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益进行有效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预决算的准确性、预见性。完整性以及科学性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协调发展[6]。
5.4满足国家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险费征收的督查需求
通过四方对账的方式能够将所有的征收数据进行全面的核对,通过核对能够准确的找出存在的差异数据情况,并根据相关的文件规定来将差异数据进行调整,来实现在月末整个社会保费的征收金额在人社、税务、人民银行以及财政部门之间的账面保持一致。通过四方对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审计工作花费时间并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的防范违规风险在各个环节中发生,保障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6 实现社会保险费四方对账的措施
6.1明确部门职责
人社部门主要职责:即时收到财税部门反映的实收数,并完成应征计划与实收数的比对管理工作;按月与财政部门核实社保费的财政专户数额;即时收到并核实税务部门反映的退费有关信息,并及时向申请退费的单位及个人退费;将财政、税务部门反映的与人民银行核实无误的入库数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记账基础。税务部门主要职责:即时向人社部门传递社保费的扣款信息、入库信息;与人民银行共同办理资金对账管理工作;即时向人社部门传递退费有关信息。人民银行主要职责:适时向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反映社会保费的入库日期、数额和有关明细。财政部门主要职责:依据人民银行的提供的到账金额,按月将税务征收的社保费划入财政专户,按月向人社部门反馈社会保险费财政专户数额;按月与人民银行对账[7]。
6.2确定对账内容
根据国家社会保险费征缴职责、数据流转环节和时间节点,明确了四方的对账内容。人社部门按年与财税部门合作核实应征计划、实收统计和记账等数据;财税部门按日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实施国家社会保险费入库及对账销号工作,按月实施资金报表及对账管理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按工作日将入库的征缴数量反映给财政部门,每月底以最后一个工作日入库累计数为基础,进行每月变动情况统计;在财政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变动情况后,于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将各类社会保险费每月累计缴纳的金额反映给人社部门。经过上述例行的变动情况统计,使四部门对账工作在社会保险费业务过程中有序开展,实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账账一致。
6.3制定对账流程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处理四方的工作情况,四方对账机制已建立在人社统一大数据平台基石上,该系统已完成在政策法规、工作流程、服务、管理规范、制度、大数据、技术、服务等八大方面的有效整合。本网络平台为社保运行中四大部门变化情况提供了即时的服务与信息支持,在四部门间透过利用网络的某接口程序设置了中间数据库,相互进行了信息互动,将四部门各自掌握的社会保险费征缴计划、税务征收、人民银行入库、财政专户等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到四大部门对账平台自动对账。具体内容包括:税务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每日都进行征税计划和入库对账销号,月底两部门进行核对;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每月都将社保费从公库调入财政社保专户,月底两部门进行核对,;人社部门与税务机关每天核实社会保险费征缴计划和税务反馈的到账入库信息,月底两部门进行核实;人社部门与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即时向人社部门反馈财政社保专户数据,月底两部门进行核对,经过上述核对,社会保险费月度征收通过四方对账平台完成四方对账[8]。
6.4自动生成对账表
每月底最后一个法定工作日,四方对账平台自动生成《社会保险费征收四方对账情况表》,此表格能够全面反映当月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总额状况,反映到账金额、实扣总数、入库金额,以及财政专户金额,通过对账平台自动呈现差异明细。
7 结语
综上所述,四方通联征收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服务的办理时效,也方便了众多投保单位和投保人申办停保、转移、离退休、账户划拨等各类社会保险服务。同样,也强化了社保经办机构和税务、财政部门、人民银行等机关的信息联络与服务合作。所以,社保经办机构一定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以提高经办能力、经办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经办效率、为民服务为宗旨,使得四方信息联网征管的功能能够真正地实现并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梅仕城,金鑫,李云飞,等.社会保险费征收四方对账平台机制建设初探[J].职业,2021(1):91-92.
[2]逯晓迪.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6):79-81.
[3]焉浩.论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长江丛刊,2017(11):149.
[4]刘珈圻.浅析我国社会保险费改税[J].消费导刊,2012(3):76-77.
[5]袁圣韵乐.论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模式[J].理论界,2010,(9):49-51.
[6]王永峰.社保费征缴“四方联网”监管运行路径及效能[J].中国医疗保险,2014,(1):36-38.
[7]王辛梓.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体制探析[J].学理论,2012(13):113-115.
[8]刘军强.资源、激励与部门利益:中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纵贯研究(1999—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1(3):139-15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