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 >

国企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探讨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11-09    阅读:1153 次  选择字号:T|T

陈阳   陕西地建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它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国有企业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企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主动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优化企业运作管理、调整和控制,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基于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反思企业行政管理,及时发现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企业行政管理策略,维护国有企业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创新;问题;策略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滞后

制度是国有企业实施行政管理的标准,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没有做出及时的变革,滞后于时代发展,这就造成制度与市场的不对称。此外,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没有针对国有企业实际,因此难以较好地发挥制度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引导作用。

(二)行政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得行政管理效果不佳。一方面,现代国有企业在信息采集、汇总时需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化软件高效处理管理数据,而基层项目内行政管理人员掌握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较低,难以将现代化软件有效应用在行政管理中。另一方面,管理层在控制人才投入成本时会忽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其聘请的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完成管理工作,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实效性。

(三)信息化进程慢

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它受时代影响明显。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与其他行业相比,表现出相对的迟缓性,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企业行政管理,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存在明显的主观主义色彩,行政管理缺乏科学性。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注重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性指导文件,相关企业在创新行政工作中应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引导下明确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事务处理流程、行为规范。再者,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多突发性事件,并且行政事务种类多、工作量大。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行政事务处理具备有序性、规范性。国有企业应结合行政管理岗位职能、工作目标、管理内容,从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中增加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使得在具体落实行政管理工作时能够基于制度完成工作。比如国有企业可补充行政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公章使用、公文、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在行政管理制度的支持下,管理人员可以在清晰的职责分配中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系统的管理措施。此外,国有企业应在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内部人员反馈及时废除不合理的制度。但在制度执行阶段,国有企业应预防行政管理制度异化现象,在编制期间需前汇总员工意见,利用职工大会组织员工探讨行政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从而避免在制度执行中出现职工不配合的情况。

(二)建设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行政管理工作团队

首先,现代企业可通过定期聘请外界优秀行政管理专家、学者等组成高水准行政管理培训机构,定期到企业内对在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给予培训、指导等工作,通过开展讲座等活动形式,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积极进行学习。同时,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还可定期到外界参与实践、培训、交流会等活动,与外界更多行政管理优秀工作者,互相学习、紧密交流,通过与他人交流,丰富自身行政管理经验,开拓管理视野,保证自身的行政管理理念、工作模式等都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其次,现代企业还可通过优化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来吸引外界更多优秀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目光,还可与其他优秀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定期到该校召开人才聘请工作,通过聘请更多具有前瞻性眼光、与时俱进意识、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型行政管理人才,以新带旧、以新促旧,积极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型行政管理人才团队,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最后,还可通过建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能力考核机制,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执行能力、道德素质、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考核,针对考核通过的人员,可给予升职加薪奖励,考核为通过人员,则应给予在培训、降职、调职甚至开除等处罚,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此份工作的重视。

(三)提高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相关人员应结合行政管理工作问题,重视信息设备及软件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根据管理内容不断改进行政管理流程,融入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处理版块,为国有企业各部门沟通交流搭建更为便捷的信息平台。而行政人员在履行自身岗位职能时,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优化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其次,在培训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信息化设备、软件的操作方法,正确认知行政管理的价值,灵活运用行政管理信息平台,以提高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比如行政管理人员在使用钉钉和微信等软件中,应学习二者的对接原理,了解行政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在信息化建设中,行政管理人员在传递涉密公文、核心项目信息时,应将纸制文件转变为电子公文,并利用密文转换对项目信息加密,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文件受损、内容泄露等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使行政管理人员迅速和便捷地传阅、签收项目文件,落实行政管理责任。当然,在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期间,为维护业务数据的安全性,行政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保障企业内部行政、核心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其正面临着各种新挑战、新矛盾。对其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可为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相应助力,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参考文献

[1]袁相轶.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人文之友,2019,12(12):77.

[2]谭龙.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路径分析[J].管理观察,2019(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