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刘文龙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土地资源被大量开发已经趋近枯竭,海洋资源开发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因此,海洋资源成为竞争的重点。海洋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强调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要有较高的协调性,两者共同发展。总之,在海洋经济处于增长的阶段,不允许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海洋的持续稳定发展。本论文着重于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
引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海洋经济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对海洋资源予以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是推进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并达到预期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有必要加强针对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要求开发海洋资源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海洋环境,不能以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而是要做到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相互协调发展,使得人类与海洋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建立在海洋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给海洋资源以可恢复的时间,为后代的生存保留资源,并促进资源的持续性和再利用性。重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海洋经济发展依赖于海洋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就很难存在,人类也无法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保护好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开发海洋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利润,可以反补给海洋环境保护,提高海洋环境质量。所以,海洋经济与海洋关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在没有保护海洋环境的情况下消耗海洋资源,就会导致海洋环境恶化,海洋资源质量受到影响,必然威胁到海洋经济。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就需要做好海洋资源保护工作,维护海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共同发展,这就是传统经济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所存在的差别[1]。
其二,海洋经济的战略发展,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很显然已经难以实现。传统的海洋经济运行模式是对海洋的过分依赖,过度的投资和产出,导致大量的污染物产生,造成海洋资源破坏。所以,要采用创新发展模式,做到海洋经济适度发展,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具体的各种中,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采用先进的科技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中储备的新能源要有限开发,将生产技术优化,使得海洋产品投入以及资源的产量都控制到一定的量,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可以避免海洋经济发展中过于依赖于海洋能源,让是海洋环境压力过大,甚至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强调海洋管理的重要性
海洋环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通过经济、教育、技术、行政、法律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中国有管理环境的专门机构,狭义角度而言是保护环境,广义角度而言是用管理的方式实施保护,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应用行政手段审核海洋建设项目,并做好核准工作。对于向海洋倾倒废物的行为严格控制,对于这种行为要严厉惩处。
三、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并予以改善的紧迫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海洋环境被大量消耗,造成海洋生态破坏,污染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遭到严重威胁。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当前的海洋污染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沿海海域。海水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的达标海域平均每年达到140000吨,其中比较严重的是渤海湾、杭州湾、长江口以及辽东湾。这些海域中高度海洋资源日渐减少,一些珍贵的海产品已经遭到严重受破坏,影响了海洋水产资源质量,一些滩涂不能合理利用,沿海地区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人类保护好海洋环境,就要对海洋资源消耗合理控制,避免为了经济发展而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所以,保护好海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采用科学手段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和谐。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海洋环境保护成为重点研究课题,这也是各个国家都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海洋保护有效措施
(一)将科学有效的长远规划制定出来
在制定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要保证科学合理,使得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对于海洋保护战略要严格落实,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对污染物排海量合理控制
对于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构成要严格控制,对于排放总量要有限制,将有关的规范制定出来,对海洋排放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并因地制宜,具体的实施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制度要严格落实,不能有任何的放松[2]。在控制海洋污染物排放的时候,要做到程序化、法制化。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海洋环境容量,据此将陆海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制定出来,并实施技术路线。基于调查研究海洋环境容量调查研究结果,准确计算出各个海域的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控制或减少海域污染物排放,合理分配各海域允许排放量。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将海域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使得海域排放管理制度量化、标准化,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采用先进的海域清洁技术
对海洋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调整,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海域做好清洁工作,使得海洋经济呈现出循环发展的态势。采用高端科技含量的机械设备,使得海洋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少,防止工业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有效控制污染。
(四)防止沿海产业危害到海域环境
对于农药一级化肥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防止海洋环境遭到农业的污染。与此同时,对于敏感海域生长的畜禽繁殖速度要尽量控制,特别是养殖也,对于养殖密度要控制好,对于养殖规模要予以限制。养殖场集中控制区的建设要不断强化,将其综合管理工作规范化,综合治理沿海地区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量,避免超过规定的标准。沿海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将排放量控制在垃圾排放规定范围内,做到严格控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如果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没有达到标准,就要限期处理。
(五)对于船舶污染物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予以控制
海上船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有毒有害的物质直接排放到海水中,或者产生溢油的问题,就要及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快速解决海域污染问题,避免造成大范围污染。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启动污染物处理系统,对各种废油、废渣以及废水回收处理,达到规定的指标之后合理利用。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 。
(六)对海上养殖污染合理控制
海洋养殖业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得到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将海洋养殖环境保护机制建立起来,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养殖区域统筹规划。对养殖面积合理控制保证养殖密度符合有关规定。对受污染的养殖水体应需要采取必要的修复生态环境工程,及时修复,避免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其他养殖区需要做好防止污染的措施,对养殖环境予以改善,降低污染度。
(七)对海域污染物的排放量严格控制
对于各海域排放的放射性物质要严格控制,所有的有害物质都要禁止排放,尤其是在海域的沿海附近作业,或者钻井,或者采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种污染物,诸如生活污水以及各种油污都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只有污染物达到固定的排放标准之后才能向海域中排放。
五、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一)运行海洋环境管理制度
规范实施相关海洋环境管理制度,同时,要切合实际地对制度管理工作予以完善,使得海洋环境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员工的安全健康要高度重视,将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在要作业之前要做好调查工作,重点防治各种隐患。
(二)重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基础工作,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还要实施管理制度考核。注重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使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还要帮助他们树立风险意识,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全面分析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以有效控制海洋环境污染风险。对于解决不了的环境要从实践的角度予以解决,将解决方案落实。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要坚持科学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海洋资源开发管理,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度,相互之间能够共处,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丽庄. 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9):47-48.
[2] 何林涛, 陈璇. 基于面板数据的海洋环境污染对海洋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 35(02):17-21.
[3] 柴媛, 张伟, 黄硕琳. 海洋经济系统与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协调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9(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