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金融研究 >

我国城乡居民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探索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06-14    阅读:1097 次  选择字号:T|T

李道香    沂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山东临沂    276300


摘要: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民众基本保险福利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所在。而保险基金则是具有保值与升值作用的重要产品,随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居民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成为了当今的关键课题。对于城乡居民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运营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展开具体分析,掌握了基金运营的规律,才能真正达成保值、增值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居民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动。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城乡居民的福利保障决定着其生活的质量,关系到民生福祉,是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党的十九大会议当中明确指出了城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了保证城乡社会的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民众福利,对于城乡居民保险基金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要达成保险急进的保值增值目标,才能真正强化城乡民众的获得感。

1、社会保险基金的定义

所谓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指以国家为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建立保障体系,并且借助不同渠道筹集的符合法定要求的、专款专用的、有利于维持收支平衡的专用经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其构成包括优待抚恤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以及社会服务基金五个部分。不同的社保基金项目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用途,在资金来源上也各不相同。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是最基础且最关键的急进项目。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当中,社会保险基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险福利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关乎社会大众的福祉,所以不但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受到了民众的广泛重视。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体系当中主要包含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等。每种基金都是依照社会基本的法规条例及国家政策规定去建立的,建立的目标是为了给社会大众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社会保险基金作为长期的、后备性的基金,不仅能够一直积累,而且具有增长性的特征,即是具备保值与增值的作用,对于政府及民众来说都是长远受益的规划[1]。

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托人与受益人监督落实不到位

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担任监管者角色、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人角色、信托公司担任信托人角色。在愈发成熟的社保体系下,不同主体的角色分配更加明确,相辅相成,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时对彼此有着一定的约束。在这些主体当中,信托公司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社保基金的缴费者,同时也是社保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者,如同一座桥梁,协调各个相关方的关系。但是当前在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体系当中,信托责任承担者这一角色缺位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因省市党委权力过大,职能过于模糊,所以归属地方管控的社保基金往往并没有独立的、不受各方影响的信托人与投机人,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2监管者角色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监管者角色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保部门不但要担任社保的监管者,同时也是业务的投资人、委托人、投资人与资产管理主体,因社保部门的角色定位过于复杂模糊,混淆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能,所以很难得到充分的认可。

2.3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因缺乏可靠的法律法规约束,法规存在漏洞,导致基金的收支、管理及运营很难得到全方位的监管。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例,养老基金针对企业雇主的保费缴交始终缺乏强制性的管控措施,这给了许多企业逃避责任的机会,因此当前有许多私人经营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都并未给内部员工办理养老保险,或是针对保险福利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特别是餐饮业、销售业等流动性很大的行业,更难保证员工的保险金缴纳落实到位,甚至利用试用期内随意开除等损害雇员长远利益的方式去逃避办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政府应当改善监管机制,合理利用信托人保管、政府监管、社会舆论监管、缴费者及受益人核查、金融市场监督等手段去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办理落实到位,确保百姓得到应有的福利,避免老百姓的利益遭受损失。

2.4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充足的投资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业务的基本诉求,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基金产品便很难保值,更无法谈及增值。而我国地方性的社保基金业务普遍是由当地政府全权负责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没有介入的权限,所以资金的来源也十分单一。因此当前的社保体系依然缺乏创新性的资金管理理念,不仅无法保证运营资金充足,而且在管理水平上也无法得到明显提升。而当代金融产品的投资理念、专业理论以及相应的风险管控技巧,都是政府社保部门作为监管方所应当充分了解的。但是当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依然倾向保守,投资模式单一,除基本开支之外,其余资金仅限于银行投资以及国债购入。看似是稳定的运营规划,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也受到了影响,加之通货膨胀,甚至无法达成最基本的基金保值目标,更无法增值。

3、城乡居民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措施分析

3.1提高统筹层次

为了达成基金保值与增值的目标,保险基金的合理运营统筹至关重要。当前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营统筹虽然已经提升到了省级统筹这一层次,但是其他险种的保险基金依然很难落实统一化的统筹管理。但是各个不同的险种,有其不同的作用,所以如果在统筹的层次上存在差异,无法做到均衡统筹,必然会损害民众你的利益。因此应当针对不同险种的统筹层次进行提升,尽可能保证所有险种都落实省级统筹。统一的统筹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能够体现出互济互助功的意识,形成更加稳固的体系,进而避免出现结构性的资金缺口,抵御资金风险。另一方面,统一化的统筹方式能够保证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有利于扩大保险基金的运营规模,以确保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范围更大。通过统一化的统筹,能够一定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管理环节,简化保险业务处理的工序,降低资金分散管理的可能性,保证运营的稳定性。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2制定合理的保值、增值计划

保值与增值,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我国法中生活满意度的必要条件。只有借助具备保值与增值功能的保险基金产品,民众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而为了真正体现出保险基金产品的保值与增值功能,各级经办机构必须要首先树立责任意识,确保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认真积极,与开户银行应当做好业务协商,确保优惠利率政策落实到位。作为保险基金业务的负责人,必须要担负起推动社会保险基金业务发展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基金产品的保值与增值。不但要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体系的完整性、安全性,同时也要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资源配置,要保证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提升,才能得到更理想的收益。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建立起灵活的业务沟通机制,要确保与财政部门的沟通更加通畅,信息的上传下达要保证及时、精准,并且要满足批量的信息传输目标,要保证业务处理及时。其二是要合理设计保险基金的增值机制,做好投资规划。在购买国债无法得到理想收益的情况下,应当主要利用定期存款的方式去达成增值目标。例如针对定期存款,要采取长短搭配的方式,做好资金的合理配置。而对于用财政专户存储的保险基金,则应当在周转资金保留两个月左右的情况下做好转存决策,投资金额超过200万元,则可以转存一个为期一年或两年的定期,每月最少进行一次转存。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计算,一年是一个完整的周期,每个月都有新的定期资金存入,同时也有到期的存单,这样能够形成资金的循环,保证资金源源不断。

3.3开设单一银行存款账户

由财政部门或是社保经办机构设立单一的银行账户,是当前资金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我国劳动法当中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体地位规定采取的管控措施。独立的银行账户将替代原有的支出与收入账户以及财政专户。为了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要结合当前的基金管理概况进行规划,除留足一到两个月的社会保险支付经费,其余费用均用于定向投资,包括购入国债或是定期存款的转存。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但有利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的长久运行,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保值与增值目标,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3.4科学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

当前的社会保险基金业务虽然有中央管理部门的支持,有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当前的管理办法依然无法适用于所有类型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有部分保险基金在投资管理方式上依然十分不明确。社会保险基金是关乎社会大众基本利益的福利措施,而不是任何主体用于谋利的工具,所以必须要保证相关措施落实到位,要利用立法的方式去保证保险基金的资金福利发放到位。

4、结语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保险基金的长久稳定运营,保证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保证受益人能够得到应有的回馈,需要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概念、当前运营的问题以及保值增值的策略进行总结分析,这对于保险基金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需要得到充分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艳华.我国城乡居民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问题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7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