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金融研究 >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4-09-28    阅读:1939 次  选择字号:T|T

常行全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要:传统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型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互联网金融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尤其突出、风险防范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企业信用水平不高等。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出现的融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进行化解,这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对此,文章重点就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

0引言

中小企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中小企业发展良好关系到我国就业市场稳定,以及财政税收收入的保障。而融资是关系到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甚至是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获得率为32.55%,融资成本与大企业相比为2.3:1,这意味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获得率仅为三成,融资成本也高于大企业。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融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详细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的金融体制,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不具有大企业般的天然优势,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多次制定下发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各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但扶持政策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对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帮助成效甚微。疫情以来融资形势更为严峻,截至2021年一季度,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下降至62.3%,同时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标准,由于目前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审核标准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使用金融市场更多的方式进行融资,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显示,截至2021年8月,新三板发行金额同比上年下降33.05%。

1.2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不健全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情况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小企业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中小企业帮助较大的金融机构占比少。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中小企业选择其他融资方式比例高达41.5%,其中,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大。中小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优势,但贷款金额有限;互联网金融平台占我国金融总量的比重低,2019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仅为248家,无法满足4000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第二,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完善信贷政策。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小型企业银行利息成本高出大型企业2.31%、担保费用是大型企业的8倍,贷款综合成本高出大型企业3.04%,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无法满足银行信贷要求,融资时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1]

1.3缺乏完善的企业建设

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各方面投入较为精简。首先,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企业整体金融素养较低,未能形成符合贷款要求的财务数据、经营资料;同样地,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相关知识培训、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发展时也缺乏与时俱进的金融理念,对市场变化趋势缺乏预见性,不能灵活应用其他渠道融资;此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数据不充分,使得账目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而银行在评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时无法确定是否获得其真实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信用基础薄弱;同时,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时,由于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为2.9岁,生存周期短,相对大型企业更容易出现坏账损失,不易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这使得银行放贷时对中小型企业放贷条件比较严苛。以上种种情况导致企业最终无论选择银行贷款,还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都将承担较大的融资成本。

2互联网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原因

2.1影响

互联网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包含两个层面,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以下进行详细论述:

2.1.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市场不健全导致对中小企业具有持续支持力度的中小银行等占比低,中小企业能够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随着数字经济的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通过优化融资组合、聚集闲散资金,充分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催生一系列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目前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众筹模式、小额信用贷款等,新时期下中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明显增加。截至目前,我国贷款规模高达百亿的网贷公司有近500家,同比增长389.4%,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迅速发展让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有更多可能。

2.1.2避免融资担保不足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自身投入精简、建设不完善,缺乏银行认可的实物资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可通过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避免中小企业担保、抵押不足问题。比如对于小额无抵押信用贷款,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只需上传符合相关条件的资料,审核通过即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在审核时有利于机构全面客观评价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是否放贷的决定[2]

2.1.3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信贷的严苛,中小企业未能形成符合贷款要求的财务数据、经营资料,使得中小企业往往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此情形。首先,互联网金融使融资业务流程更加快速,中小企业融资急迫时能比传统融资较快地得到资金,有效降低融资的时间成本;其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面、多层次评估,互联网金融平台可根据得到的综合信息对不同风险的中小企业进行区别定价,降低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百分之一,大型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上年增长47.9%。

2.1.4金融融资风险大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但这个过程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处于新发展领域,还存在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司法监管不够完善情况,由此导致金融平台时常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形,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中小企业可能面对较高的融资风险。

2.2原因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2.2.1风险防范能力薄弱

在新型融资模式下,融资平台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如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对贷款人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情况等进行相应分析及风险防范,但是对资金信用风险问题无法做到彻底规避。究其原因,资金交易双方的借贷相关信息及审批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操作流程较为简便,甚至有的融资平台对贷款人信息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走形式、走过场,旨在提高自身的交易量,企业规模、信用情况、财务情况等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所以在新型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会更加容易获得贷款。另外,在融资平台中,共享信用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便是信用差的贷款人,仍然能够在融资平台获得贷款,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不畅,无形中提高了融资平台的风险[3]

2.2.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相关的融资政策及优惠政策力度不足,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也出台了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政策,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有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对一些细节内容等仍然缺乏相关制度予以规范,如企业借款上限、网贷产品的信息披露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加强。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此过程中,安全风险也一直居高不下,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对融资平台与借贷双方之间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必将严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借贷双方的资金安全,同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良好和健康的发展环境。

2.2.3企业信用水平不高

对大型企业而言,由于良好的信用记录,更容易获得贷款,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观念薄弱,没有按时还款的习惯,信用水平始终不高,更有甚者存在骗取贷款的行为,无法还贷、申请破产、重新注册,一系列操作为中小企业虚构事实从而骗取银行贷款。存在骗贷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骗贷存在主观恶意性。其二,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的审查较为随意。融资平台在审核中走形式,即使信用低的企业也能得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骗贷行为的发生。诚信行为缺失的企业,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信贷市场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4]

3互联网金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3.1加强国家支持力度

首先,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同时督促深化改革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明确职责定位,服务于发展潜力强但无法获取融资的中小企业。其次,可督促银行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例如可让银行适当参考互联网融资模式,建立有保障的银行融资模式,使得银行既能紧跟融资新环境,也能一定程度降低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管理者跑路而导致中小企业倒闭事件的发生。最后,当国家发布最新政策时,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例如“一纵一横”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时,“一纵”需要有关部门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技术等,“一横”需要有专业人员对中小企业遇见困难时进行分类指导,使中小企业问题能较快地得到解答[5]

3.2强化金融市场建设

第一,促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9.2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金融机构占比低,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以质取胜,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金融机构首先可以制定符合自身实况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同时引用市场最新技术或研发机构自身核心技术,重新构建业务流程,然后借助科技产品更新金融产品,促进网络与金融、业务与数据深度结合,紧跟市场变化。第二,完善银行信贷业务。国家明确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规范融资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进一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银行更需提高自身竞争力。首先,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采用财务评分和非财务因素评分结合来评估中小企业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以综合信用为基础提高评价真实性,以此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避免主观判断导致错失潜在长期客户;其次,银行应对当前信贷业务进行创新,比如借助大数据平台自动生成客户贷款条目,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银行还可借鉴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势,及时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3提升中小企业实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但要依靠融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需要中小企业强化自身实力、紧跟时代潮流,因此针对前述问题,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各部门应该招收相关专业人才,或者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金融素养,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需及时转变金融观念,关注了解更多的融资途径;其次,企业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比如强化财务透明度、规范成本管理等,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以便达到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金融的贷款要求。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增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调整发展战略,把握时代机遇[6]

3.4完善互联网金融司法监督

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分业分段式监管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贯穿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业务特征,创新速度快、金融风险复杂也为现有监管带来挑战。要想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司法监督,降低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应完善关于互联网金融中空白法律法规部分,对原有金融行业的法律进行进一步修改,明确具体责任标准;二是应确认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同时设立新的监督机构或将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具体划分给各监会,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责任分工;三是及时培养相关领域专业化监管人才,确保监管的公正性。通过以上多方面结合,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互联网融资。

3.5增加互联网金融科技投入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投入,降低互联网融资信息安全风险,对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至关重要。2021年年报显示,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1000亿元,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斥巨资加码金融科技,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增加科技投入,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关乎如何继续保持其原有自身优势、长久生存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及时更新、引入先进技术,同时为了避免因技术变革被淘汰,还应增加对金融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金融科技是专业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关注专业人才、吸纳专业人才,建设自身技术,提高平台核心竞争力[7]

4结论

互联网金融发展多渠道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短、小、急、频的需求,尽管存在监管不完善、融资风险大等问题,却已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中小企业融资时面临的融资困难及原因,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从国家层面、金融市场、中小企业自身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同时提出了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益伟.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21.

[2]费玄淑.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对策[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2):16-18.

[3]张华.新冠疫情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21(01):62-63.

[4]张婷.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

[5]郑佳美.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河北企业,2020(05):115-116.

[6]高颖.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7]王晓峰.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J]. 首席财务官,2020(1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