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经济与法 >

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研究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3-02-16    阅读:1296 次  选择字号:T|T

王昭雯     北京体育大学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所能够接触最多的一项权益便是消费者权益,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频率开始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权益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这使得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经济法作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法律,其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但目前来看,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便针对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做出分析和探讨,以此来助力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时代发展;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



前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依靠广大消费者的有效支撑,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发展,便需要从根本上研究和探索消费者权益受侵害问题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各类侵犯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却屡见不鲜,有必要切实根据市场以及群众的现实需求,合理调整以及完善经济法来有效保证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此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消费者权益

对于消费者权益而言,主要指的是消费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享有的权利,同时该权利在受到相应保护时能够给消费者自身带来一些应得的利益。此种权益通常存在于人们所开展的日常经济活动当中,泛指广大消费者借助有偿的方式有效获取到一些列产品或者是对应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除此之外也包括一定的时间权益。比如:消费者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获取到自身所需的商品或者服务之后,其便享有知情权、财产权、批评建议权或者是人身权等等,在实际开展消费活动时,如果是由于非消费者自身因素而导致消费者人身财产受损,此时消费者便可以借助自我权益保护措施来进行维权[1]。

(二)经济法保护

对于经济法保护来讲,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有效保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基本义务,从而使得经营者或者是消费者都可以在法律的有效保护下构建一个较为平衡的商业关系。对于一个消费过程而言,如果出现了违法行为,那么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能够借助法律武器来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开展保护工作。经济法不但能够有效维护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权利,同时还可以让双方在有效维护权利的过程中切实履行自身应负的责任以及义务,从而确保市场秩序可以更加稳定。除此之外,经济法还能够有效解决一些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相关经济问题,同时政府部门也能够借助经济法有效地开展市场购买或者是经营者日常行为等方面的监督,以此来对消费者合法权利做出切实有效的保护。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仍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所以经济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仍然有待持续改进[2]。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出的保护分析

(一)消费者权利以及经营者义务

近几年,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飞快,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部分商家借助有偿的方式故意将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透漏,从而导致消费者经常会受到一些商家的电话或者是短信骚扰,甚至部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了违法犯罪的威胁。为此经济法给予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权利。此外,网络购物等一系列消费方式不但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并且部分商品线上展示与现实购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产生了威胁,为此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了消费者七日“反悔权”,借助这一权利能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

进一步增加经营者义务,属于经济法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出的另一种保护,现阶段汽车、电脑以及电视等一系列耐用消费品开始普遍地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是由于消费者自身专业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从而导致在纠纷出现后比较难以进行维权,为此,经济法给出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或者是服务之后,即日起的6个月内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相应经营者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二)强化政府职责

由于消费者在消费市场当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也对政府的无形之手进行了借用,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开展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各项职责,例如:领导以及监督等职责,从而促使政府逐渐成为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坚强后盾。

(三)消费者协会的法律地位

经济法明确了消费者协会的公益性职责,使得消费者协会自身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消费者进行维权。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明确规定,作为消费者协会享有参与制定一系列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职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得到切实有效的体现。

三、针对经消费者权益目前的经济法保护实际情况研究

对于我国的法制体系来讲,经济法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经济法的主要功能便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开展全面、系统的控制以及调整。对于经济法来讲,其包括了多种法律,例如:经常能够听到的《消费者权益法》、《反垄断法》或者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近几年,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经济法在消费者权益当中展现出的保护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干扰,导致经济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所以仍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具体来讲,因为消费者在市场经济当中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在面对经营者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时,往往较为缺乏足够的自我判断力,从而无法有效把控产品质量,比较容易产生各种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终给后续服务留下了一系列隐患。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状态下,整体消费者市场正在不断扩展,但经济法对于部分领域的管控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充分体现出了经济法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着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职能未能切实落实到位,这一点可以表现在监管程序方面过于复杂;针对各类侵权行为受理以及处理方面较为缺乏及时性以及有效性等,这便导致消费者想要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从而严重削弱了消费者自身维权的积极性[4]。

四、持续提高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措施研究

(一)注重完善内容框架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状态,再加上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使得企业营销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增,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然而,在这种持续向好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商家开始陆续推出多种差异化的消费形式,并且迅速地占据整个市场,对于这些差异化的消费形式而言,逐渐加大了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难度。因此,进入到新时期之后,有必要贯彻落实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战略,合理结合一系列经济市场动态实际情况,针对经济法内容结构开展进一步的调整以及补充,特别是对网络消费领域的一些空白部分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填补,以此来确保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在落实此项工作时,应该积极发挥消费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广泛收集相关意见反馈,以此来保证经济法可以逐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全方位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构建有法必依的优秀生态格局,注重建立健全经济法当中的相应惩处措施立法,借助这种方式使得商家自身的权责以及义务能够得到更为严格的管控以及规范,对此相关部门或者是工作人员,可以注重站在精神损害或者是物质损害两个方面,来科学合理地明确规定出产生相应侵权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借助法律强制性的特点,来不断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这样才能够切实维护好经济市场的公正性以及稳定性,促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对于经济法全面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来讲,属于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断完善内容框架,持续打造良好的法制结构,能够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5]。

(二)注重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属于经济市场活动持续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所以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属于维护我国经济健康运转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一是要持续提升消费者的法律地位,以此来推动消费者对各项经济活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维权效率,充分突显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给予消费者足够的消费信心。二是,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具备的指导职能,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注重加大智能化管理力度,要能够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持续扩大市场监督范围以及提高监督效率,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配套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以此来做出行之有效的约束,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各项经济活动,更好地突出社会公平性。在实际开展此项工作时,应该精准定位一系列政府部门的职能,要能够深入开展市场监察工作,对于商品进入到市场当中的相应程序要给予严格审批,坚决剔除一系列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以此来切实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例如:在开展食品类相关问题的监管时,可以注重集合市场监管组织以及食品检测部门的力量,要让两者实现通力合作,加大沟通以及合作力度,然后结合目前经济市场实际运行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一系列具备较强可行性的践行条例,严格规范企业或者是商家之间产生的竞争行为,从而营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对于一些政府有关部门来讲,还需要切实在经济法自身的法治结构下,进一步加强对相应商家自身运营行为以及思想的引导,要鼓励以及号召商家通过一些科学有序的经营手段,来不断构建自身的知名品牌,引导其将质量作为自身经营发展的核心内容,从而促使其能够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商品制作标准,这样可以杜绝因为恶性竞争行为的存在而引发偷工减料等相关问题的产生,如此便能够站在源头的角度,将一切不良商品的流通进行管控,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在市场经济当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国家必须要借助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来对各种消费行为做出干预,以此来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对于这一点也是经济法存在的一个主要目的。本文针对经济法保护以及消费者权益的概念做出了简要分析,同时针对经济法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出的保护展开了探讨,并基于此,研究了现阶段经济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存在的不足以及提高经济法保护能力的策略,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贞.经济法视域下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184-185.

[2]赵伟.浅谈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J].科技资讯,2020,18(18):233+235.

[3]石达.经济法视角下消费公益诉讼的制度思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2(02):28-34.

[4]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金融法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1):249-251.

[5]罗震. 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弱势群体——以消费者等为对象的考察[J]. 科学与财富,2021,13(1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