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发展战略 >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04-06    阅读:1327 次  选择字号:T|T

董嘉川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镇便民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200


摘要: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对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目前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农村经济;开发


引言

长期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人力资源的不断流失导致农村地区发展动力不足,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又进一步阻碍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系统的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多,因此中国农村具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国家政策实现了农村农业人力资源数值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全国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1.2、人才流失严重

虽说农村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天地,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差、交通欠发达、医疗水平低、文化基础设施少、网络信息化落后,这些艰苦的条件使很多人望而生畏,不愿到农村工作。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大部分文化素质稍高的年青人,因为种粮效益低,选择外出打工,即使那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并不愿意重新回到农村来。同时,农村工作待遇低,科研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即使是从事各类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很大影响。

1.3、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我国现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呈现出整体素质偏低的形态,这种形态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村有多数人口接受教育的文化水平低,一些农村老年人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是部分地区因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导致教育环境发展较为落后,同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城市对农村人力资源产生较高的吸引力,因而导致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大量选择留在城市发展,严重加剧了我国农村高等教育资源的缺失。

1.4、农村人口生产技能有限

在我国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活动发展不全面致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部分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在这种观念之下农民普遍存在一种“走出去”的思维,而非去学习新的农业技能知识,通过现代化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从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观进行分析,这种思维模式也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技术人员技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5、成人教育培训严重匮乏

调研中发现,我们很多村落耕地有一部分承包给大户(承包多个散户的耕地,形成一定规模),大户比较看中技术,他们大多使用机械化耕种,管理,收割。但其中一部分人仍是沿用散种方式,这一部分人因为种地面积少,没有动力学习新技术,完全凭经验。还有一部分年轻人承包耕地,用作蔬菜大棚,他们渴望知识和技术,希望学习种植技术、管理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等。但我市农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训严重不足,导致他们缺少实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培训机会。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措施

2.1、优化人才结构标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按照农村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布局之间的协同关系,注重调控优化,提升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整合。加强人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掌控关键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调循环管控机制,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从技术专业、人才教育水平、培训条件等入手,加强农村劳动综合素质的提升,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改革思路,注重资金的支配协调管理,完善政策制度标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建设。通过强化农村教育补偿形式,不断调控农村经济制度的转移与提升,注重综合能力与实力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农村人才核心竞争优势,掌控人才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促进综合实践能力的拓展与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创新提升。

2.2、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为了确保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整合农村有效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工人的就业技能,并通过新的和具体的培训方法发展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技能。改善教育机构和教师的工作状况,扩大人力资源培训范围,切实提高农村人民的思想水平和整体素质,创建不同的培训模块,培训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员。企业还可以在高等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建立培训机制,挖掘培养企业人才,形成师生模式,认证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质量。

2.3、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为了确保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整合农村有效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工人的就业技能,并通过新的和具体的培训方法发展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技能。扩大人力资源培训范围,切实提高农村人民的思想水平和整体素质,创建不同的培训模块,培训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员。企业还可以在高等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建立培训机制,挖掘培养企业人才,认证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质量。

3、结语

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关乎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无论将来处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都应放在首要位置,从而搭建社会沟通的桥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体制。国家未来的发展,要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协同发展,为经济全面发展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君.浅谈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J].人力资源,2019(22):100.

[2]丁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J].农家参谋,2019(21):28+31.

[3]孙月.乡村振兴视域下人力资源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9,17(0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