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产业经济 >

从国际视角探索陕西省特色小城镇投资建设行为与投资决策模型的研究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2-05-13    阅读:1188 次  选择字号:T|T

徐婷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21000


摘要: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及变革的现在,特色小镇作为新生经济体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从特色小镇发展的历史基础:梳理出特色小镇发展的产业集群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城市层级分工理论及消费者投资决策理论。探索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与特色小镇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及国际化发展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的建设行为及投资决策研究。

关键词:特色小镇;投资;产业链


随着中国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新科技革命和消费模式改变的大爆发,环境资源的制约等因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互联网技术增强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性,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被压缩,网络经济的非中心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业时代经济体系下经济产品集中化、规模化、统一化的形态,并且开始建构分散化、柔性化的动态经济体系。

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的产生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符合深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生态系统建设的战略要求,有利于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实现人口、资源、生态协调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及投资模式,在对特色小镇“特色”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共性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及加以分析。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和国际视角探析特色小镇的演化过程。将特色小镇的划分为三部分结构:宏观、中观、微观,同时分析特色小镇演化的四个阶段:形成、成长、成熟、衰退或蜕变,并探讨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并且,以陕西区域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阶段的评判指标,对其演化阶段进行综合测度,提出从投资决策及消费者模型研究基础上特色小镇演化的对策建议。

1、多产业链条对于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

首先,归纳特色小镇发展与演化的外因性驱动和内因性驱动。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动力因素的作用层次结构:产业集聚程度是特色小镇演化过程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土地保障与利用、产品竞争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经济效益、科技支撑、投资回报周期、人才成本、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对外合作及开放程度、创新创业孵化、专业服务提供、管理部门行政效率、是影响特色小镇的深层次因素。同时,政府的政策性倾向与空间组织形式的改变是影响特色小镇演化的宏观因素。而投资建设运营主体的专业度则决定了特色小镇发展方向与发展的顺利度;投资建设方式的改变是影响特色小镇发展及变化的最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在陕西省的特色小镇作为案例来检测影响特色小镇的因素概念模型,确定了特色小镇在不同发展时期所需的主要内外因素。

2、特色小镇发展演化模型

基于可持续发展系统下的生命周期演化规律,分析特色小镇宏观层面的投资空间改革、中观层面围绕产业集群进行产品层次构建,以及微观层面围绕小镇特色产品服务而形成的服务主体网络结构,构建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特色小镇的结构。分析特色小镇经历了形成阶段的自然演化模式→成长阶段的创新替代模式→成熟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模式→衰退或蜕变阶段的湮灭模式或迭代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的演化过程。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特色小镇发展速度、产业集群模式、创新创业能力、服务与发展、竞争力、带动效应、产出效益等表现为不同的状态。

3、国外特色小镇发展

在国际视角下,不同国家的特色小镇发展有着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所以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也会有所不同,并且投资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其特色小镇形成的不同时间阶段、市场反馈不同、资源及社会协同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分析不同国家特色小镇发展的内部动力及组织演化,分析其如何促使当地特色小镇向更高一级投资建设系统进行演化。

4、特色小镇投资发展模型研究

本论文将通过建设投资度综合分析评价方法来评判陕西特色小镇目前处于成长阶段。如何促进特色小镇完成由形成、成长阶段至成熟阶段的演化。如何构建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陕西地区特色小镇发展阶段的评判指标,对陕西地区现有项目的演化阶段进行综合测评,提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同时采用对比分析、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从过程事实一致性、建设实施绩效和主客体满意度等几方面入手对不同国家地区现有特色小镇的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是否符合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构建出符合陕西地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语

通过模型研究及对比发现,陕西特色小镇缺乏对于投资风险的理性分析,同时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性消费的同时容易出现排他现象,对于产品的过程管控、质量、服务标准没有明确的定性要求,并且忽略了投资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和延迟期权。建议将行为决策理论引入到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模型研究中,从考虑行为因素的视角来分析与解决实际的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问题,发展和完善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卫龙宝, 史新杰.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 浙江社会科学, 2016(3).

[2]吴一洲, 陈前虎, 郑晓虹.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规划师, 2016, 32(007):123-127.

[3]杨越, 骆秉全, 冯国友,等. 滑雪特色小镇建设国际经验探索及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 2019, 000(003):82-86.

作者简介:

徐婷,工程师,博士在读,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学术研究方向:为房地产、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分析;

已发表论文:

[1]Ting X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 Rates, Income, GDP Growth and House Prices.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2,No.1, in March 2017.

[2] 徐婷.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及借鉴意义(J).住宅与房地产. 2015(10)300-301.

本文章研究受到西安欧亚学院科研项目编号为2018XJSK18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