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容心怡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乡村景观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将乡村景观融入日常生活中,能够赋予其功能及美学上的体验感受;将乡村景观融入园林建设中,能够不断提升我国园林行业的质量和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在贯彻美丽中国理念,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乡村景观规划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进而惠及民生。目前,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面临着地域特色缺失、开发强度大等难题。需基于乡村发展现状,确定规划设计原则,有针对性地改善不足,提升乡村景观质量。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
1.1、保护乡村原有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条件,保障了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以及其他资源。由于一些地区对土地的盲目开发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多种生物数量急剧减少,村容村貌遭到破坏,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遭受一定影响。
1.2、保留地域独特文化
中华文化发源于乡村居民生活文化,乡村地域保留着我国比较完整的民族特色文化,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以及民俗风情,这些不仅是该地区居民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该地域独有的文化名片,是吸引游客的前往和驻足的原因。
1.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过去的乡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乡村居民和开发商为了改善当前贫困的状况,采取不合理的措施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现有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利于乡村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4、基于当地实际情况
若不了解当地建设条件、上位规划、区位优势及政策导向,景观规划设计将漏洞百出,甚至偏离美丽乡村的主题。因此,应对大尺度范围内的交通布局、经济状况、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等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该地区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要求,项目定位和发展目标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措施
2.1、深入调研当地情况
“磨刀不误砍柴工”,充分调研和了解地区情况可以对未来规划设计给予正确指引。通过调研、文献资料搜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分析等方式,了解当地开发建设条件和发展潜力。同时参考相关上位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使景观规划设计更符合当地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
2.2、充分挖掘乡村特色
乡村特色是每一个乡村的名片,在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各自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就能形成宝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在设计环节中,需针对景观的不同类别及生态风貌的具体特点,深入发掘特色乡村景观资源,并融入到当地民俗文化中。
2.3、保护与规划并行
在规划时,应尽可能保留乡村现有的景观资源,尽量不要占用耕地,但对于已经荒废了的土地,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和规划。有的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可能存在文化遗址,需要加以维护。此外,河流和山川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同样应保护起来。
2.4、建设共享性的景观
对村庄景观进行规划,要从整体上入手,村干部及规划从业者应与村民多进行交流,宣传普及美丽乡村的理念,使居民不仅能从心底接受,还能参与其中,成为出谋划策、建设和维护的一员。因此需充分调研当地人所需所想,提取出合理部分融入规划设计中,使其不仅能吸引到外地游客,也能使当地人实实在在受益。
2.5、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才能凸显乡村景观建设的特色。农业景观具备生产性、观赏性、互动性等多种属性,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可与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赋予度假、养老、教育、文创等多种功能,或考虑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三产融合、绿色农业等理念,将效益较高的项目纳入其中,向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幸福的目标持久发力。
2.6、逐步提高养管水平
大部分乡村景观植物面临立地条件恶劣、养护管理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成活率和植物景观的观赏性,无形中增加了景观建设及维护的成本。应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落实日常养护管理责任。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2.7、构建合理尺度的乡村格局
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结合居民的实际活动范围进行估算。比如,针对日常必要的公共设施,相应的服务半径范围在900 m左右,即人们能够在10~15 min之内步行到达指定地点。此外,还应根据规模和人数判断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及布局。简而言之,想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满足灵活性、尺度合理等多方面的条件,才能实现打造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
2.8、传承和尊重传统文化元素
乡村元素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可以保留乡村文化元素和乡村文化景观,围绕人文特点提升建设质量。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些元素并应用到实际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去,赋予景观更多生命力。
2.9、学习借鉴国内外案例技术
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兼收并蓄,积极学习国内外乡村景观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案、新技术,储备足够的规划建设的案例和经验,为有效开展乡村景观规划打好基础,进而提高各地乡村景观规划水平的能力和水平。
3、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总体实力,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更新观念,依据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改变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景观质量,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史婉捷.试析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9(18):118-119.
[2]钟必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四川建材,2019,45(09):55-56.
[3]尚红,王美惠,任姿洁,张凯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计浅谈[J].陕西林业科技,2019,47(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