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经济 > 管理世界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消费导刊编辑部 时间:2021-10-15    阅读:1060 次  选择字号:T|T

洪凯    合肥市建设工程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随着当前总体经济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施工阶段最重要的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筑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将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复杂性,并且大多数建筑工地的环境相对恶劣,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


引言

现阶段国内建筑建设企业的工程项目体量与规模在持续增进,而建设场地运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环境复杂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建设场地安全管控的压力也在逐步地提升。为更好匹配目前建设安全建设标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需求,如何有效解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运作所存在的隐患,也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1 安全监督的意义

施工质量安全主要是指竣工后各工期、各环节的质量安全。具体来说,在合同期内,项目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各工作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是否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法律法规。此外,相关建筑公司还应确保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工程实施存在工序复杂、周期长、投入资金多等特点,工程的建设也会受到国家政策、工程业主各方面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工作也有了一些更新、更严格的要求。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新要求也在倒逼行业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合理规范。工作人员要按照规范进行检查,对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认真监督和管控,在监管工作中好好利用信息技术,为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平台和数据支持,这些都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最终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重点与范围

2.1  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施工前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稳定的基础,在此阶段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全面的审核,做好勘查工作,确保施工可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相关部门存在违法行为,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罚。

2.2 施工中安全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特别是对于基础、主体,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我们应该做好质量控制。其中,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安全监督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工作中,为了确保监督的有效性,还应使用一些专用设备和仪器,通过测量获取科学数据。这样,能够使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权威性、可信性得到充分的提升。另外,在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应当对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严格遵循,也要充分发挥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和要求。以此为基础,有效地开展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合理控制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控制。

2.3 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竣工后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十分重要,工作范围也比较广。工程正式使用前,要做好监理工作,质量安全监理是监理的重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不得使用,避免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建设项目,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安全事故。准确把控建筑工程项目的装修、维护等工作质量,同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检验确认维修和维护质量与规定要求是否符合,以规避质量安全问题所产生的损失。

3 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材料问题

目前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制度不够健全,很多企业不按照规定程序施工建设,存在使用残次材料的现象,从而使施工质量未能得到充分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而目前在实际的施工中难以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因为在实际的施工中,大量材料都是离散型的,所以一般施工单位就会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检测,这样虽然缩小了检测的范围,但也给整体施工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3.2 人员综合素质低

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目前,许多企业缺乏用于施工的技术设备。此外,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也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施工技术人员未能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的有效性,主要原因是施工专业人员数量少。同时担任安全施工的建筑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这就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当前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足,工作人员对于检查的认识程度不高,在检查工作方面仍然需要改进。甚至许多质量监督人员是由建筑企业老板直接任命亲属担任,这些人大多并不具备充足的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与管理技能方。这些人往往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当做质量安全的责任人,过分依赖政府的监督。

3.3 现有监督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缺乏重视,一些相关制度和规范还不完善,甚至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受利益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工期和成本的重视程度高于对监理的重视程度,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因此,建筑企业在做资金配比的时候,对于施工监管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忽视了工程监管环节,根本没有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即使配备了监管人员,但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偏低。这些都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甚至会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3.4 责任不明,落实不到位

多元化主体导致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有的施工企业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上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导致难以高效落实后期施工责任,这十分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会直接受到施工单位责任划分情况的影响,如果监督人员在发现问题后无法及时和负责人沟通处理,那么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果想要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有效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必须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实施科学的控制,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风险得到有效解决。在对建筑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明确看出,其还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以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此,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的风险。

4.1 加大施工材料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用材料来源多,任务繁重,管理不松。相反,更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用材的相关管理。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因此,项目现场负责人应认真落实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的选择应由经验丰富的材料采购员进行,以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材料。当然,施工现场还要认真选用合格的施工材料,避免以劣质材料随意充数,从而进一步保障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材料到场时应该由两人以上进行验收,并且严格执行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单和现场抽检合格证的一证二单制度。对于一些重要部位的重要材料,除了现场抽检,还应送到外部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检验。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形成互相监督的施工模式,通过提高监督意识的方式让他们切实落实好自身责任,从而真正地保障施工过程得到有效地控制。

4.2 提升监管人员素养

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的整体素养会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的了解,才能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还需要对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理论、方式等有一定了解,不断加强学习力度,以创新性的监管理念开展工作,为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质量监管负责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施工治理质量评价机制,对质量安全监督措施进行明确,严格落实责任,使相关人员深刻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将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根本上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防范力度,必须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督促其严格履行责任。对此,建筑企业需要积极组织施工培训,使施工人员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意识到施工安全风险对施工工作开展产生的影响,明确安全风险的危害,促进施工人员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防范,规范自身的施工工作,有效消除施工质量安全潜在的风险。

4.3 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是兼职工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的部门,只有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自身的工作制度,形成一项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证工作责任能够落实下去。同时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甚至是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并罚款,科学合理地执行监管工作,避免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夯实管理基础,结合以往经验,在基础上做好补充完善,有效利用外部监管来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4.4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执法水平,是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保障。政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监管体系。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理标准,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在完善土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立法的渠道,对工程质量监管状况加以改善。另外,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在行政力度、执法力度、处罚力度上不断强化,进而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潜在风险得到控制和解决。首先,对于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其能够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在民用建筑工程开工的时候,要求对于相关的文件资料、委托书、承诺书等都要准备齐全并按要求提交。对现行的安全监管规范标准等,都要严格执行,如果在抽查中发现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需要立即责令整改,否则不允许继续施工作业。对于发现违反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定的,也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或处理。

4.5 实施全方位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消除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人员因素的角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施工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安全操作常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杜绝施工中的违章作业。其次从材料与设备因素来看,施工现场中存放有大量的材料和设备,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都会成为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建立严格的材料设备质量监督与审核体系,对于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检,同时检查各类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否到位,对于老化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更换,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最后是从施工技术因素来看,在安排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施工环节和工序需要应用到不同的施工技术,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及时优化和调整安全技术施工方案,根据技术要求来完善各类安全防范举措,就比如针对高空作业要加护安全绳以及防坠落设施等。

4.6 完善奖惩制度和进度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任何施工都可能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企业可以在管理体系中完善奖惩制度和进度管理责任制,使员工实现企业的人性化和责任感,这将与员工的奖金挂钩,并受到责任感的约束,让他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真正认识到进度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进度计划按时交工的团队给予奖金鼓励,并且还会有职务升迁的机会,这些奖励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员工将责任意识投入到进度管理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目前的建筑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提升施工质量,必须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关注和重视,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人员等方面的职能作用,还需要施工人员规范自身的操作,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对此,全面分析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监督潜在的风险,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在施工各个环节中合理贯穿质量监督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明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219-220.

[2] 萧子越,解妮飞.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8(13):143-144.

[3] 严相金,杨淦方.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3(15):170-172.